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论”文
作者:于琼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心雕龙  写作特点  刘勰  文体  事理  言论  欧阳修  王安石  要点 
描述:研求出一种道理。在论到这类文章的体制和写作特点时说:“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对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故其义贵园通,辞忌枝碎。必使心与理合,弥缝莫见其隙,辞共心密,敌人不知所乘,斯其要也。”这就是说刘勰认为,论有五个要点:一是辨明
关于明清闲情小品
作者:何满子  来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  小品文  文学现象  个性解放  文体  诗必盛唐  时代精神  鲁迅  文风  汤显祖 
描述:本文系何满子先生为《明清闲情小品赏析》丛书所作的序,现征得作者同意,特在本刊发表,以飨同好。
八股文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股文  科举考试  王安石变法  诗赋取士  文体  时文  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  明代  清代 
描述:八股文
马王堆帛书《称》和古代的祝
作者:连劭名  来源:文献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  古代文献  逸周书  古佚书  说文  宗教礼仪  文体  神职人员  语句  周礼 
描述:。"《周礼·太祝》云:
刊中刊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别集  我国古代  打油诗  编辑  唐代诗人  文体  姓氏  王安石  作品  语文 
描述:多知一点古人别集取名法王美春别集,相对于"总集"而言,指自编或他人编辑一人的著作成为一书,通常以诗文作品为主。古人的别集有多种取名法,这里所谈的仅是与古人姓氏、名号等有关的取名法。古人
关于“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来源
作者:蒋东永 于洪珍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  互相影响  对联  古代诗歌  对偶  孔融  文体  独立  晏几道  对仗 
描述:古时文人骚客将吟诗作对视为风雅之举,联和诗作为独立的文体,各有所长,互相影响。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格律诗有某些相似。而对联讲究对偶,格律诗同样讲究
应是“契合”
作者:阎德喜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从文  契合  维生  文字  灵魂对话  写作  文体  内心世界  征信  不活动 
描述:2012年5月16日《中华读书报》刊有《与沈从文相遇》一文,其中有句话这样说道:"心的楔合已经使得高维生不再顾及写作的文体与形式。"其中的"楔合"应是"契合"之误。"楔"读xie,即楔
《文苑英华》续《文选》特征及原因探析
作者:何水英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昭明太子  编纂体例  文体  编纂者  王应麟  收录  诗歌  萧统 
描述:。则后来文体日增,非旧目所能括也。"只在体例上看法与胡维新稍有差异,
必修2第三单元
作者:刘艳荣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词语  辛弃疾  石钟山  阅读  文体  赤壁  写作  解释 
描述:必修2第三单元
[文体看台]我市民间戏剧团在影剧院首演抚州采茶戏
作者:周岚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文体看台]我市民间戏剧团在影剧院首演抚州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