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诗歌理想
-
作者:杨景荣 来源:诗探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歌 理想 文字 牡丹亭 非诗 作品 创作 堂吉诃德 词组 探索
-
描述:更血肉一点,更泥土一
-
佛教思想对《南柯记》创作的影响
-
作者:宋霞霞 来源: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柯记》 《南柯记》 因果轮回 因果轮回 空 空 禅宗 禅宗
-
描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奠定了他在戏剧史上的地位,其中的《南柯记》,始终笼罩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在佛教的大框架下杂有比较浓厚的"万事无常"、"诸色皆空"、"人生如梦"的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出世思想。
-
诗性的迸发—《牡丹亭》创作精神研究
-
作者:郑力元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形象 诗性精神 汤显祖创作观
-
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牡丹亭》的创作确实贯彻了这一理念,汤显祖运用生花妙笔,在梦与现实之间,将人间至情书写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牡丹亭》创作的精神来源,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性精神;《牡丹亭
-
《王安石在鄞县》出版 鄞州区一干部业余创作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朱军备 通讯员施闰闰)由鄞州区邱隘镇干部沈小宝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王安石在鄞县》(三卷本)已由宁波出版社出版。
沈小宝从1985年起在当时的鄞县钱湖区委从事宣传报道工作,参与了王安石
-
《牡丹亭》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及“至情”理论
-
作者:丁婉 来源:华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 “至情”理论 “至情”理论
-
描述:人间、梦境相通,生、死相通,体现了他的"至情"理论,"情"与"理"的斗争,正是作者向罪恶的封建宗法制度挑战的表现。
-
浅谈梦在汤显祖戏剧创作中的运用
-
作者:薛金东 来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情成梦 理学 临川四梦 戏剧主张
-
描述:象在文学领域的体现。
-
浅析汤显祖戏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
作者:何胜仁 来源: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创作 创作方法 艺术特色
-
描述:汤显祖戏曲创作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戏曲创作方法、精湛的情节组织、构思和戏曲创作的语言。
-
应是“陈抟”
-
作者:王庭宏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抟 华山 文化人 修行 美文 万物一体 散文 道家 宋代理学 老子
-
描述:2011年《散文》第8期有篇美文《爬华山》,其中这样写道:"次日,登华山。听当地文化人介绍说,老子当年驾青牛犁山开道是来过华山的,道家高士陈砖也在这里修行过,甚至孤独的唐朝公主竟也来这里虔诚
-
夏希道改造旧城,从此“县去陋名”
-
作者:一凡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繁昌县 曾巩 唐宋八大家 改造 散文 江西 篇章 县衙 南丰 县城
-
描述:门关,四周仅以竹篱为障;城内空空了了,街上行人稀少,偶有宾客驻足,也无舍馆留宿。 堂堂的县府衙门内,只有几间歪歪斜斜的旧屋,遇有雨雪,也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云: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如此凄惶敷衍的政府,谁也不愿到这里任县令,实在是君命难违“发配”至此,那也只能自认晦气,到任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苏轼的秘书能力
-
作者:王晓红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文学艺术 政治家 王安石 散文 公文写作 分析能力 现代秘书 司马光 文学家
-
描述:过去人们主要把苏轼看作一位杰出的文学艺术家,一位在诗、词、散文、歌、赋、书、画等方面均有造诣的人才。在惠光启先生提出"苏轼不仅是文学艺术泰斗,还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政治家"后,人们逐渐取得了新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