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3)
报纸(68)
学位论文(24)
图书(2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16)
地方文献 (37)
红色文化 (12)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文化溯源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63)
2013(38)
2011(49)
2010(49)
2009(43)
2007(46)
2006(28)
2005(33)
2003(9)
1995(14)
按来源分组
美术观察(9)
社会科学战线(3)
诗选刊(3)
文艺争鸣(2)
全国新书目(2)
中国油画(2)
文学教育(1)
科教文汇(中旬刊)(1)
花城(1)
芒种(1)
丁小玲的作品
作者:丁小玲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日访黄鹤山东坡竹院遗址不值》  诗词  丁小玲  文学 
描述:春日访黄鹤山东坡竹院遗址不值 荒桥野径白云堆,松影竹声推不开。莺与春争公甚有?花同山笑客迟来。也如天际萍浮水,肯学年时蚁聚槐?醉墨三千谁省得,题诗休使近乌台!
山这边 山那边(外一篇)
作者:刘绍良  来源:大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这边  山那边》  散文  文学  刘绍良 
描述:云南多山。山成了我的精神依托,山也阻碍了我探询的目光。因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我的一颗燥动的心,渴望成为一只鹰,从某座山巅起飞,翱翔于蓝天之下,万仞之上,或者,极目无垠的万倾碧波之上,去舒展一腔豪情,去拥有一份空灵。倦了,随意地敛翅于某座山巅,歇脚于某棵大树,甚至,结巢于某个虬结的枝桠。
王安石评论人物散文研究
作者:冯建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  评论人物散文  内容特色  写作特色 
描述:王安石评论人物散文研究
沈凤涛国画作品
作者:沈凤涛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沈凤涛国画作品
刘绍勇设计作品
作者:刘绍勇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设计作品 
描述:刘绍勇设计作品
曾巩散文在两宋的接受研究
作者:孟丽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两宋  接受  影响  元明清 
描述:巩一生可谓偃蹇,但其精神却是值得称赞的,屡战屡败再战的精神也是值得学习的。 三、本章主要从北宋开始到南宋朱熹之前,宋代人对曾巩散文的接受情况做一论述,在这里主要集中在王安石、欧阳修和吕祖谦
平正温雅:曾巩散文风格论
作者:喻进芳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平正温雅  平正温雅  情感态度  情感态度  道德涵养  道德涵养 
描述:因此只有将其文学创作的理念置于全部人生思考的背景中去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文章风格。曾巩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对儒学作出了合于自己人生态势的解读,也就是说,他的人生思考和行动轨迹基本对应着他对儒学的思考,他的文章则是他的思考轨迹在语言上的对象化,也是他生命形式的忠实展现。
汤显祖戏曲作品中的梦幻艺术
作者:寇涛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说  “至情”说      审美意蕴  审美意蕴  结构功能  结构功能 
描述:,他的至情信仰在梦境中得以自由释放,同时丰富了作品的审美意蕴,并加强了梦在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功能.
论曾巩散文语言的声音节奏及句法修辞对其散文风格的影响
作者:喻进芳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散文风格  散文风格  语音语调  语音语调  节奏  节奏  句法修辞  句法修辞 
描述:声音节奏的运用对作品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曾巩平正温雅的散文风格,甚得力于其语言的运用。具体而言,其散文的平正温雅在形式上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它那平和的语音语调、散缓的节奏以及句法修辞的运用。
陈忠实文学之路上遇到的三个人
作者:邢小利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忠实  赵树理  文学课  长篇小说  二年级  刘绍棠  短篇小说  中学语文课  散文  汉语课本 
描述:的一门功课;文学课本收录的是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