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402)
学位论文
(536)
报纸
(278)
图书
(122)
会议论文
(7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041)
地方文献
(130)
地方风物
(130)
才乡教育
(46)
非遗保护
(34)
文化溯源
(13)
宗教集要
(1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3
(147)
2012
(166)
2009
(162)
2008
(132)
2007
(131)
2006
(101)
2004
(85)
2003
(69)
2000
(47)
1994
(30)
按来源分组
其它
(645)
兰台世界(下旬)
(4)
教育史研究
(4)
法制与社会
(3)
现代教学
(2)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
中学语文教学
(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
河南社会科学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王安石
李觏
做人
研究
农田水利
陆九渊
实践
苏轼
人生
主动学习
北宋
先富后教
圣贤
六艺
人的价值
教育
儒家教育
失败者
否定
培养目标
不足
罗汝芳
原因
创新
汉字
学习方法
农田水利建设
生平事迹
1193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教育实践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地理学科应是生态意识
教育
的主阵地
作者:
蔡永成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态意识
教育
地理学科
阵地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人文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资源短缺
描述:
发展趋势的关注和忧虑;对局地生态问题的全球性思考促使了人们生态意识的加强。而加强对青少年生态意识的培养,对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地理学科在生态意识
教育
中应该充分发挥
珍惜生命应是人文
教育
的重点
作者:
姚佩琴
来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珍惜生命
人文精神
描述: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人文精神的培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珍惜生命、富有爱心已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让我们的学生从经典名片中领悟到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人文精神。让我们的课堂里多一点有人性的温情的东西,多一点珍惜生命、让学生有爱心的教学片断。
陆九渊“主体性”
教育
心理思想及现代价值
作者:
黄勇明
来源: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性
教育
心理思想
借鉴
描述:
实践
的发展提供借鉴。
“亲近穷人”应是
教育
的核心伦理
作者:
暂无
来源:
职业技术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伦理取向
穷人
亲近
教育
制度改革
教育改革
专题研讨会
管理学院
大学
教育
制度建设
产业化
描述:
”。[第一段]
优质
教育
应是“面”而非“点”
作者:
杨绍福
来源:
福建教育:中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质
教育
“面”
教育
资源
政协委员
人大代表
云南省
昆明市
均衡化
描述:
局面。
(宋)陆九渊 吕祖谦“心学”
教育
思想与
教育
论著选读:附:
作者: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育
名著
作品综合集
中国文学
描述:
(宋)陆九渊 吕祖谦“心学”
教育
思想与
教育
论著选读:附:
(宋)王安石“荆公新学”
教育
思想与
教育
论著选读 第二辑
作者: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教育
名著
教育
名著
作品综合集
作品综合集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
描述:
(宋)王安石“荆公新学”
教育
思想与
教育
论著选读 第二辑
抚州采茶戏音乐
研究
作者:
汪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抚州采茶戏
历史溯源
音乐形态
文化语境
描述:
的时间顺序,本文将抚州采茶戏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性时期:孕育成型期、发展成熟期和当代现状。第二章主要针对所
研究
对象的本体形态进行深入、微观的音乐技法分析,归纳其曲调程式性特征、结构程式性特征和伴奏程式
《牡丹亭》改本
研究
作者:
赵天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选本
折子戏
情节结构
描述:
《牡丹亭》改本
研究
王安石变法
研究
作者:
葛旭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描述:
章: 第一章叙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分三个方面阐述,一是为了加强皇权,不适当地设置官僚制衡机构(史称冗官),既削弱了行政管理能力,又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财政负担。二是为了解除北方入侵的危机,不适当地加强军备,导致兵多而不精、将广而不强的状况,进一步加重了财政支出压力和财政负担(史称冗兵)。三是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加强中央财力。 第二章分析了王安石的变法内容。 通过对几种变法措施具体实施效果的分析,看到了王安石变法为扩大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都加重了国民负担,破坏了社会基础: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新法实施的效果和其声称的有很大不同,给国民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虽然新法有许多创新之处,但是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变法以削弱大地主的利益来加强财政收入,必然遭到大地主及官僚的强烈反对。 第三章讨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首先,由于官僚体制无法改变,国防需求无法裁军,冗官、冗兵现象没有改变。因此财政支出需求无法下降,新法不得不敛财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故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其次,新法失败的其他原因有:一是政府过多地介入市场活动,使商品经济受到打击;二是变法操作过程中,控制不严密,导致官僚集团贪污腐败,使得变法走样;三是宋神宗对新法态度不坚定。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