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宋王朝的极端政治
作者:何仁勇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哲宗  司马光  宋神宗  宋王朝  王安石  党人  变法派  政治  向太后  流放地 
描述:【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38岁。这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平生只做对了一件事情:发动变法。他也只做错了一件事情:停止变法。有人指责他没有推进民主体制,我以为这跟指责乔丹
评价古代作家作品应该实事求是
作者:黄进德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实事求是  作家作品  现实主义  三十年  红楼梦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评价  古代作家  李贺 
描述:三十年来,我们在研究古代文学遗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近若干年中,也曾出现过一些不良倾向。其主要原因,除了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以外,还跟人们有意无意地悖逆实事求是的原则有联系。表现形式大抵有如下几种。
王水照:曾巩及其散文的评价
作者:程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思想特点  散文艺术  唐宋八大家  古典文学  欧阳修  王水  评价  研究领域  复旦大学 
描述: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欧阳
明人对汤显祖其人的评价述略
作者:黄建荣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评价  评价  历史状况  历史状况  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  明代  明代  申时行  申时行  学术界  学术界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  中进士  中进士  传记  传记 
描述:迄今为止,学术界还较少有人对汤显祖研究的历史状况进行整理、分析,这对目前"汤学"研究的深入无疑是一种不足。本文试以明代为例,将这一时期针对汤显祖其人的评价情况作一简要梳理。
北宋政治改革家吕惠卿述评
作者:谢在华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述评  政治  北宋  地方官  徽宗 
描述: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真州推官,熙宁二年(1069年),参与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长期就任地方官。政和元年(1111年)卒,年八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敏。吕惠卿为官50多年,历经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
美国观众评价《牡丹亭》太美了
作者:李文云  来源:党建文汇(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美国  评价  观众  加州大学  洛杉矶  朱丽叶  罗密欧 
描述: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晚,洛杉矶加州大学若伊斯大剧院前格外热闹。人们怀着兴奋、好奇、期待的心情,早早地从城市的四面八方驱车向这里聚拢,等待着去欣赏一场来自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昆剧青春版《牡丹亭》。当晚1800个座位的大剧院座无虚席。
一部伟大的史诗 对汤显祖《牡丹亭》的最新评价
作者:丹尼尔·布尔特 张玲  来源:剧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柳梦梅  柳梦梅  史诗  史诗  表演  表演  戏剧形式  戏剧形式  评价  评价  排行榜  排行榜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描述:第三十二位。现将该书对《牡丹亭》的评价摘译如下,并附上其排行榜,仅供参考。
《四书》、《五经》:从“考语文”到“考政治
作者:王宏斌  来源:国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进士科  语文  四书  诗赋  五经  政治  孟子  王安石  文理分科  科举 
描述:我这里有一份研究者开列的宋朝的主要考试科目表,这有点类似今天高考中的文理分科,但比文理两科可要多得多:进士科:《易官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学类书籍,初期更重考文学诗赋
蔡京“自述”:政治是一门艺术
作者:王觉溟  来源:美文(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政治  蔡京  艺术  宣仁太后  北宋  宰相  自述  书法 
描述: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末年权相,书法造诣精深;其仕途生涯跌宕起伏,在宰相任上四起四落;工于权术、狡黠善变,搜尽天下膏脂以供君臣挥霍,最终导致北宋覆亡。我有一种预感。我即将死在这条山长水远的贬谪之路上。前方那座名叫潭州的城市,很可能就是我生命的
论苏轼政治抒怀诗《荔枝叹》的创作成就
作者:顾之京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荔枝  苏轼  诗歌  创作成就  养口体  王安石变法  注文  政治  国君  花会 
描述:、刚健、质直的情致。一曲《荔枝叹》正是苏轼政治抒怀诗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