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40)
报纸(374)
学位论文(43)
会议论文(26)
图书(2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74)
才乡教育 (145)
宗教集要 (54)
地方文献 (28)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65)
2009(60)
2008(42)
2007(32)
2006(28)
2004(28)
1999(41)
1998(63)
1991(21)
192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71)
抚州师专学报(59)
哲学论集(4)
人文杂志(3)
晨报副刊(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国民教育研究学报(1)
太平洋学报(1)
剑南文学(1)
全国新书目(1)
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作者:顾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并无二致。象山对其本体论的论述基本
象山眼睛向下的哲学思考
作者:吴文宙 吴文鼎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民为心  以民为心  损上益下  损上益下  扫上兼下  扫上兼下  合下便是  合下便是 
描述:在上下尊卑的礼治社会中,象山以平民哲学家的目光,注视着下层黎民,并提出了许多哲学思考,体现了他的君权民主思想的萌芽。
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作者:顾春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象山教育哲学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李绂与王心学
作者:李帆  来源:清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王心学  躬行实践    王学统 
描述:"、王学者第一重镇"。
郑玄《周礼注》比、观念产生的根源
作者:鲁洪生  来源:学苑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周礼注》  用《诗》方法  美刺     
描述:功能上则略有区别,而两汉时期的学者在观念上尚未将用《诗》方法与表现方法区别开,故难免产生认识上的混乱。其二,郑玄随文释义,从不同角度加以解说,在《周礼注》中以善恶关刺区别比、的解说缘于《周礼》“乐
郑玄《周礼注》比、观念产生的根源
作者:鲁洪生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用《诗》方法  美刺     
描述:角度不同。当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比、加以解说 ,郑玄《周礼注》侧重从用《诗》方法、政教功能角度解说。其三 ,最直接的原因是郑玄随文释义
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说
作者:吴一根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  学而优则仕  正统儒学  醇儒  《礼记》  《论语》  陆九渊  儒家  闻一多  《春秋》 
描述: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说吴一根宋代群儒中有没有标新立异的儒者?象山;有没有敢于公开非议儒学的道统、学统、政统的启蒙者?象山。冷落了四百年,扭曲了四百年,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的世纪末,应当重新审视
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彭永捷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实质  陆九渊  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朱之带与朱异同也同样是东亚儒学发展的一条主线,把握了这条主线,也就把握了整个东亚儒学的学术走向与流变。从哲学史角度来看,朱子与象山究竟在争论什么问题,或者说朱之辩的哲学实质是什么?对此,以往
王安石与佛教高僧觉海长老
作者:刘洋 王文华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佛教  佛教 
描述:本文通过对王安石与高僧蒋山赞元交往的考述,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佛学思想对王安石思想的影响。另外,本文对王安石思想中受佛教影响的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象山先生之人论探微:[陆九渊]
作者:徐春林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学  哲学 
描述:象山先生之人论探微:[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