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粹状态:王益辉2007
———第八回中国抽象油画系列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纯粹状态:王益辉2007
———第八回中国抽象油画系列展
展览城市:北京
展览地点:锦都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07-09-22~2007-10-11
抽象画家未必擅长抽象思考,他们多半是
-
纯粹状态:王益辉2007———第八回中国抽象油画系列展
-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纯粹状态:王益辉2007———第八回中国抽象油画系列展
-
陆九渊的“问题”及其意义
-
作者:王家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 理 本心 真理性理观念
-
描述:,学者对陆九渊与朱熹的比较、研究大多数都局限在了具体观念层面,只在观念层面探讨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这其实都没有意识到陆九渊哲学的本质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析,来展示陆九渊真实的思想内涵及陆九渊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真理性的理观念何以可能的。
-
谈望文生义
-
作者:汪溶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苏东坡 问荆 苏轼 解放战争 意义 汉字部首 宋朝 解放区
-
描述::“拿竹去打马,就叫做‘笃’,不知道拿竹去打‘犬’,有什么可笑!”荆公又没有回答。东坡又问他:“‘鸠’字是九
-
一条久不为人注意的义项--谈《孙子》“计”字的不寻常用例
-
作者:周亨祥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子 用例 义项 不足之处 有利条件 计谋 战争 周礼 意义 刚柔
-
描述:·计》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虚实》
-
《牡丹亭》评点的传播学意义
-
作者:王省民 黄来明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评点者 传播学 文本传播 传播速度 批评视角 审美感受 资料汇编
-
描述:《牡丹亭》问世后,文人们就热衷于对它的评点,这是表达他们对该剧欣赏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同时,通过文人的评点解读,帮助一般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文辞曲意的精妙之处,获得与
-
《牡丹亭》的文化意义
-
作者:田晓丹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礼欲之变 情与理
-
描述:的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而这种冲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而在其中也潜藏着超时代的文化意义。
-
陆九渊哲学的解释学意义
-
作者:刘雪影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解释学 六经注我 方法论解释学 本体论解释学 本心 理解 实践
-
描述:实践伦理学的特征。 1、陆九渊哲学包含本体论和认识论,但贯穿始终的是其伦理哲学,其所有本体论和认识论只有放置于伦理视角中才是可以理解的。 2、陆九渊的伦理哲学不仅包含人与人之间的伦理
-
李浩的小说及其意义
-
作者:杨红莉 来源:文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当下的文学布局中,李浩一直被圈内称之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阅读李浩的小说,是对于理性和智性的严酷考验,既要忍受他的残酷阴狠,又要洞察他于其中所隐喻的深刻的思想。简略而言,李浩小说致力于揭示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本质、存在的卑微。本文思考的问题是:李浩的小说究竟给当代的中国文学提供了怎样的新质?
-
唐宋八大家的应用文理论及其意义
-
作者:周楚汉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应用文 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 主要表现 中书舍人 理论意义 文体概念 曾巩 王安石 公文
-
描述:事,爵德官能之际,所以播告天下,训齐百工,必有诏号令命之文,达其施为建立之意。皆择当世聪明隽义、工于言语之臣,使之敷扬演畅,被于简册。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