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抒情:灯下漫笔之五
作者:杨子才  来源:新闻窗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情动人  出师表  写文章  人物通讯  感情生活  现场短新闻  诸葛亮  毛泽东同志  王安石  灯下漫笔 
描述:毛泽东同志当年批评的笔下若玄冰之
笔力雄健,体亦多变:论汤显祖的辞赋创作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辞赋创作  成就  特色 
描述:汤显祖的辞赋创作是他整个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往被忽视或不被重视的汤显祖辞赋创作成就应认真进行探讨总结。汤显祖赋作甚多,深得前人真髓,笔力雄健,体亦多变,尤以咏物抒情、讽世言志的赋作成就为
孔爱萍:以昆曲抒情
作者:静思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扇》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赵五娘  《长生殿》  《风筝误》  江苏省  唐伯虎  中国昆剧 
描述:你以昆曲抒情忽而《长生殿》里与王对饮忽而《断桥》之上与君别离或曼舞水袖疾步《牡丹亭》人生长路或颦笑自如走进《唐伯虎传奇》之中时而,你潜心品味《桃花扇》摇曳的精彩以及《赵五娘》的幽怨声声……无论大幕开
笛声占尽一年春——昆剧恢复全本风潮的省思
作者:王安祈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叙事文学  抒情  戏剧结构  美感 
描述:以青春气息的古典诗意为创作主体。速两出耗资千万聚合无数菁英打造的昆剧经典,点燃了台湾表演艺术界的火花,引爆了社会各界的观赏热潮,一时之间欣赏昆剧演出俨然成为“时尚文化”的表征:且让我们追随着王安祈教授与张淑香教授的这两篇大作,以及陈鹏昌先生所拍摄的精美剧照,一起来顾盼命湾的昆剧大梦。
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作者:文珍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几道    抒情  情感  “梦“  意象 
描述: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试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作者:萧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七言律诗  唐朝诗人  王安石  抒情  晚唐  宋初 
描述: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9世纪中叶》着名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从北宋初年以来,就为文人学士倾心推服。王安石认为唐朝诗人学习杜南有成就的只有义山一人。
李瑞清及其诗歌浅论
作者:赖文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瑞清  李瑞清  诗歌接受  诗歌接受  特色  特色  意义  意义 
描述:自辟户牖者”,其诗自有个性特色与特殊地位。李瑞清属于旧体诗人,但与众不同的是,其诗中绝少吟风弄月、酬酢唱和之作,折射着一定的历史内容和时代意义。本文旨在对李瑞清的生平主要经历、家庭婚姻、亲密朋友、才学情
论《六十种曲》所收硕园改本《牡丹亭》
作者:马衍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六十种曲》  硕园改本  特色  价值 
描述:台演出。文人大多对改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批评还相当尖锐。硕园改本以删和调整为主,同时精心设计,以突出主线,使情节更为紧凑,宾白更具生活化和口语化,且尽可能保留、凸显汤氏原作“意趣”。硕园的努力是卓有成效的,明末最重要的传奇选本———毛晋编选的《六十种曲》,选录汤显祖的《牡丹亭》,也将硕园改本《牡丹亭》收入,其原因当与此有关。
晏几道小令话人生
作者:徐瑛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小令  内容  特色 
描述:是晏几道一生心路历程的形象再现,也是其性情的真实书写。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