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爱萍:以昆曲抒情
-
作者:静思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桃花扇》 昆曲艺术 中国昆曲 赵五娘 《长生殿》 《风筝误》 江苏省 唐伯虎 中国昆剧
-
描述:你以昆曲抒情忽而《长生殿》里与王对饮忽而《断桥》之上与君别离或曼舞水袖疾步《牡丹亭》人生长路或颦笑自如走进《唐伯虎传奇》之中时而,你潜心品味《桃花扇》摇曳的精彩以及《赵五娘》的幽怨声声……无论大幕开
-
《多吃了几斤盐》的抒情特色
-
作者:缪国仪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人生悲剧 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 抒情诗 作者 四十年 新中国 中国作家 不务正业
-
描述:硕的创作成果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在当时的文坛上传为佳话。可惜的是18岁那年他蒙受冤屈,“蛰居田园”被迫辍笔二十多年,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人生悲剧。对此,作者俏皮地说:“四十年中有二十二年‘不务正业’。”淡淡的一笔让人心酸得掉泪。
-
档案学视角下的《周礼》研究
-
作者:洪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档案 主体 种类 制度
-
描述:礼》记载的档案工作(兼顾文书工作)主体。这里的档案工作主体,是指从事着认识与实践活动的人,可以是个人或人群(如同一工作部门的人)。主要是按天、地、春、夏、秋五个系统部门逐一论述《周礼》所记载的档案
-
笛声占尽一年春——昆剧恢复全本风潮的省思
-
作者:王安祈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长生殿》 《牡丹亭》 叙事文学 抒情 戏剧结构 美感
-
描述:以青春气息的古典诗意为创作主体。速两出耗资千万聚合无数菁英打造的昆剧经典,点燃了台湾表演艺术界的火花,引爆了社会各界的观赏热潮,一时之间欣赏昆剧演出俨然成为“时尚文化”的表征:且让我们追随着王安祈教
-
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
作者:文珍 来源:琼州大学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晏几道 词 抒情 情感 “梦“ 意象
-
描述:小山词梦象象浅说
-
试论李商隐的七言律诗
-
作者:萧义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七言律诗 唐朝诗人 王安石 抒情 晚唐 宋初
-
描述: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9世纪中叶》着名的抒情诗人.他的作品,从北宋初年以来,就为文人学士倾心推服。王安石认为唐朝诗人学习杜南有成就的只有义山一人。
-
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
-
作者:于建刚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抒情方式 与虚幻 戏曲表演 现代戏 《牡丹亭》 剧作者 剧中人物 文本 生存状态
-
描述:中国的戏曲文学创作,也包括艺术创作,其根本目的是什么?是抒情。《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美丽的抒情诗剧(赞三个《牡丹亭》的演出)
-
作者:唐 来源:艺谭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美丽的抒情诗剧(赞三个《牡丹亭》的演出)
-
略论《西厢记》和《牡丹亭》抒情艺术的异同
-
作者:何土林 来源:桂林地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略论《西厢记》和《牡丹亭》抒情艺术的异同
-
略论晏几道词的抒情方式
-
作者:吴晟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词 抒情方式 小山词 词人 意中人 浅情 舞女 春恨 雨燕 情胜
-
描述: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