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66)
报纸(51)
图书(6)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
地方文献 (23)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29)
2012(8)
2011(13)
2008(11)
2007(3)
2001(4)
1999(9)
1998(9)
1995(11)
1994(6)
按来源分组
四川日报(5)
语文知识(3)
东方艺术(2)
华西都市报(2)
中国画画刊(1)
寻根(1)
海南出版社(1)
四川图书馆学报(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
飘流的心旅——评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作者:刘庆华  来源:词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作品  故乡  成都  竹笛  词作家  心灵感受  江南  感情色彩  渔舟唱晚  朋友 
描述:飘流的心旅——评陈道斌的乡情歌词
苏轼诗中的故乡情
作者:毛永龄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故乡  王安石  峨眉山  成都  凌云  四川  政治处境  怀乡诗  巢菜 
描述:部分诗句) 自苏轼入仕起,至苏轼去世前止,按时间先后为序,略加说明,连缀成篇,并对诗中少数疑难词句,作出简要注释, 附于全文之后,想把它作为一份乡土材料,奉献给故乡的青年朋友。倘能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故乡的热爱,我将感到莫大的安慰。笔者水平有限,力不从心,谬误在所难免,切望读者批评指正。
我家四代人儿时的春节
作者:张治玲 叶牧天  来源:龙门阵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节  外公  王安石  腊肉  时代  衣服  成都  爆竹  天花板  裁缝 
描述: 一、我外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外婆说,她六岁的时候,先生就教她背诵王安石的过年诗了。"先生是谁呀?"刚上小学的我不解地问。"就是你们现在叫的老师嘛。我们那个时代,女孩子是不许出家门的,我的
番茄的祖籍应是中国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蔬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番茄  祖籍  凤凰山  考古发现  农作物种子  成都  博物馆  北美洲  园艺场  西汉 
描述:植物嫩芽。后
窈窕靓丽美人坊
作者:暂无 来源:医学美学美容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功能食品  饮食习惯  产品  副作用  胶囊  功效  祛斑  成都  美容 
描述:成都美人坊的美容瘦身产品上市以来一直受到爱美女子的追捧,到底美人坊为何如此受欢迎?又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呢?想知道就来看看经理陈自明先生的解释吧——A:很多人反映美人坊的产品对美容瘦身的效果非常好
一个企业要长期发展,使命感是关键:专访易才集团总裁 李浩
作者:康晓蓉 石兰英 甘森  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责任感  长期发展  使命感  企业客户  风险投资  集团  中国人力资源  第一品牌  大学生就业  成都 
描述:要持续不断发展的企业来说,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对我自身来说,社会责任是推动我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
寒夜客来茶当酒
作者:赵春玲  来源:当代护士·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东坡  绿茶  茶叶  茉莉花茶  成都  提神  长大  喝茶  女子 
描述:平素买茶,那卖茶的老板总喜欢教训我一番:年轻女子,喝什么绿茶,喝花茶吧。别人的好意不忍拂,就撒谎说:用来提神。好茶,从儿时开始。我从小在成都的伯父家长大,伯父
清末以来的都江堰书法名家
作者:赵仁春 张琪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都江堰市  书法  尊经书院  青城山  成都  丁宝桢  民国  光绪  纪念碑  周礼 
描述:、礼记),群经子史。下逮方书,无不
吕陶传校笺
作者:周静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  宋史  王安石  成都  校笺  郎中  梓州  事略  到任  致仕 
描述:字符钧,彭山人。"
张达山:为音乐痴狂
作者:宿淇  来源:分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台  母亲  成都  先天性心脏病  演唱会  工作室  采访  市中心  电视台  记者 
描述:道的成都人,张达山的荣辱悲喜,与这个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父母是工人,母亲的性情里有着对音乐的偏爱,她希望儿子能弹一手好钢琴。而张达山在被动的接受中,一步步找到自己的热爱。一次偶然,他触到教室角落里的一把吉他,无意识地拨动琴弦,顿时,一阵清新优美的曲调如高山流水,缓缓淌来,从此,他与吉他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3月,深圳保利剧院,张达山带着自己的团队为深圳各界献上了一场精美的音乐盛宴,演出结束,他带着童年时弹奏过的老吉他接受电视台采访,他这样回答记者:我的一切都是母亲和这把老吉他给予的。说着,眼里蓄满泪水。 张达山的童年没有玩具和游戏,记忆最深的,就是在老宿舍弹吉他,一旁母亲的目光,如同煦暖的春风,无处不在。冬天,母亲骑自行车带他去少年宫听课,张达山站在自行车后座上,双手伸进母亲的衣领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