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焚画
作者:杨新  来源:北京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焚画
宗周与
作者:吴申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国维  穆天子  西征    洛阳  周穆王  历史地理  郭璞  胡应麟  人物故事 
描述:理之重要文献。《穆天子传》曰:西征“自宗周瀍水以西”,郭璞注:“瀍水,今在洛阳;洛,即宗周也。”古史
均之法”辨
作者:郑祖襄  来源: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十二律  董仲舒  郑玄注  《周礼  黄钟  音高  中国古代  黄翔鹏  制作过程 
描述:均之法”辨
“成就”应是“”和“就”
作者:竺晖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就”  《现代汉语词典》  《水经注疏》  文言文  《说文解字注》  中学语文  现代汉语词汇  长江三峡  熊会贞  课外读物 
描述:“成就”应是“”和“就”竺晖人教社出版的中学语文课外读物《文言文选读》第一册节选了邵道元《水经注·江水》中写长江三峡东端情况的几段文章,其中有写黄牛山的句子:“南岸重岭迭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
宋诗的就和特色
作者:姚良柱  来源: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诗  “以才学为诗”  欧阳修  “以文为诗”  理趣诗  爱国题材  黄庭坚  中国古典诗歌  象思维 
描述:刘世南等认为:宋诗是唐诗的发展,它继承了唐诗的优良传统,而又有所发展、创造,所以能和唐诗并峙,形成古典诗歌史上的又一艺术高峰。 贬宋派却认为“宋诗河汉不入品裁”(屠隆《鸿苞集》),甚至说:宋“一代无诗”(五夫之《姜斋诗话》)。明代后七子首领李攀龙选录历代诗歌,编成《古今诗删》,对于宋诗只字不录。当时言诗大都“尊唐而黜宋”。今人五水照说:“宋诗的艺术成就之所以远逊于唐诗,就在于它的大多数作者违背了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毛泽东同志在给陈毅同志关于诗的一封信中也认为宋诗之弊在于缺乏形象思维。周寅更据此认为宋诗“味同嚼蜡。” 平心而论,宋诗紧接唐诗之后,处境十分困难,“唐诗晋字汉文章”,这意味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根的境地。宋居唐后,宋诗就难免有后难为继的窘困。所以蒋心余在《忠雅堂集》卷十二《辩诗》中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
原型是王英
作者:暂无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原型是王英
有志与事
作者:郑根坤  来源:作文世界(高中)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诸葛亮  匈奴  李广难封  李白  中学  实际行动  白居易  王安石  王勃  东至县 
描述:有志与事
眷属者应是有情人
作者:齐鲁青  来源:妇女杂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眷属者应是有情人
“树桥”奇观
作者:吴道南  来源:绿化与生活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榕树  顺德市  云南西双版纳  桥墩  自然形成  广东省  不定根  吴道南  支柱根  着红色 
描述:“树桥”奇观古往今来,桥为人造,唯独在广东省的顺德市境内的桂州镇有一座自然形成的“树生桥”。笔者早闻广东省顺德境内有一座“树生桥”,是中外罕见的一大奇桥。百闻不如一见,有机会来到顺德市参加一个会议
补丁也可以绣花朵
作者:孙道荣  来源:做人与处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补丁也可以绣花朵》  散文  文学  陈道荣 
描述:地。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一下。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客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因此对她多留意了点。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妻子黯然神伤。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的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