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戏曲与地方社会:以宜黄为个案的研究
作者: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宜黄戏曲  演艺活动  社会历史变迁 
描述:在民间的“社祭”及其他的酬神的活动时进行。这种情形下的戏曲演出更多的是表达人们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心,因而表现为祭祀性功能。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宜黄戏曲活动开始繁荣起来,而戏曲的功能也逐渐从娱神转向娱人。进入新时期后,由于戏曲被纳入了国家文化体系,因而成为国家的宣传喉舌,其功能再次出现变化。宜黄戏曲的曲折历程和功能的演变一定层面上反应了宜黄的社会历史变迁。本文正是以这种从宜黄戏曲的这种变化入手,以其功能的演变为主体,探讨宜黄戏曲演变与其地方社会的变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广昌孟民歌时调的原生态特质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  广昌孟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描述:以广昌孟为例,着重分析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调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年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6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
汤显祖大剧院:乡抚州一丰碑
作者:黄颖 黄初晨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一年多来,汤显祖大剧院不仅实现了高雅艺术走进抚州“零”的突破,而且在演出剧目数量和演出剧种方面位居全省
图说中国乐舞艺术
作者:林琳  来源:江苏人民出版社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图集 
描述:图说中国乐舞艺术
王英格律诗的艺术特点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格律诗  王英  艺术特点  诗词创作  改革开放  六十年代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描述:老诗人王英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写新诗和民歌成名。改革开放以后,王英除了继续多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外,还写起了格律诗词,并且出版了专集。前不久,王英同志写了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重大变化的七言绝句,我为之写了一篇评论,对几首诗进行
浅探海盐腔在江西的渊源——宜黄与孟的海盐遗音
作者:聂蔚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宜黄  江西宜黄  广昌孟  广昌孟  浙江海盐腔  浙江海盐腔  由声脏  由声脏 
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对江西宜黄与广昌孟音乐的探索,以及戏曲声腔与历史传承的关系,为古海盐腔在江西遗存问题的做出一些讨探.
临川一中大力倡导艺术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临川讯 临川一中多年来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丰硕的艺术教育成果。2003年,该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两年来,有50多名艺术特长生分别考入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作者:贺正皖 朱三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曲观  戏曲观  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梦境  梦境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
李浩小说艺术特质论
作者:张清芳 陈爱强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艺术  特质论  中短篇小说  《人民文学》  代表作家  《当代》  《作家》  《十月》 
描述:李浩是70后的代表作家之一,迄今为止,他已经在《人民文学》、《当代》、《作家》、《十月》、《清明》等刊物上发表过《那支长枪》、《无处诉说的生活》、《等待莫根斯坦恩的遗产》、《黑森林》、《会飞的树》、《夏冈的发明》、《藏匿的药瓶》、《将军的部队》、《乡村诗
《南柯梦记》艺术特色研究
作者:肖鲁云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时间结构  艺术手法  结构形式  政治腐败  作者  特色研究  临川  戏曲  黑暗 
描述:《南柯梦记》的作者,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别号清远道人、玉茗堂主人;江西抚州临川人;生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这时,已在朱明王朝没落时期,汤显祖的一生,正处在政治腐败,人民苦难的黑暗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