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95)
报纸(58)
学位论文(29)
图书(19)
会议论文(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2)
地方文献 (231)
非遗保护 (14)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红色文化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44)
2013(23)
2012(45)
2011(39)
2009(30)
2006(40)
1996(12)
1991(6)
1986(11)
196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中国戏剧(23)
艺术百家(9)
戏剧之家(7)
中华文化画报(2)
文艺研究(2)
东北之窗(1)
时代汽车(行业版)(1)
教育教学论坛·上旬(1)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1)
明代反理学思潮与汤显祖的戏曲
作者:王万祥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理学  反理学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  戏曲 
描述:明代的官方哲学是理学,理学对思想界统治严密之时,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受到理学思想的直接或间接的渗透乃至规范.汤显祖身处反理学思潮兴盛的中晚明,以至情论为中心的汤氏戏曲观强调了人的情感和自然欲望,这与明代
论泰州学派思想对汤显祖戏曲创作之影响
作者:钱成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泰州学派  泰州学派  戏曲创作观  戏曲创作观 
描述:从临川四梦的创作指导思想可以看出,汤显祖中年以后的主导思想,是本于儒家的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汤显祖正是受晚明思潮,特别王学左派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影响,形成了他较为先进的戏曲创作观。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
论李贽童心说对戏曲理论的影响
作者:张巍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童心说  化工与画工  汤显祖  至情说 
描述:说是和李贽的"童心说"一脉相承的。
士绅与戏曲:试论宜黄戏发展过程中文人所起的作用
作者:徐海燕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宜黄  宜黄  地方戏  地方戏  士绅  士绅 
描述:明清时期的宜黄戏曲繁荣,是当时江西东南部戏曲活动的中心,具有戏乡的美称。探索这一时期宜黄戏曲兴盛的原因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从地方士绅与在地方文化关系角度来分析明清时期宜黄的戏方戏的兴盛,并希望能
戏曲传播中的碎片化:论《牡丹亭》折子戏及其审美特质
作者:王省民 黄来明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折子戏  折子戏  《牡丹亭》  《牡丹亭》  碎片化  碎片化 
描述:折子戏的传播特点及其审美特质,从而能更好地评价其传播的社会价值。
以“青春”的形式演绎经典:论评剧戏曲电视剧《花为媒》
作者:吕茹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电视剧  当代戏曲  发展道路  经典  演绎  牡丹亭  戏曲程式  戏曲观众  剧种  青年观 
描述:2004年,文化名人白先勇集合两岸三地的文化精英共同推出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以青春版的方式对经典作品进行新的演绎,对当代戏曲的未来发展道路等很
中国古典戏曲研究英文论著目录(1998—2008)(上)
作者:林舒俐 郭英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出版社  马萨诸塞州  明清时期  戏曲研究  哈佛大学  牡丹亭  目录  传统戏剧  论文集 
描述:凡例1.著录时限:1998年—2008年。以论著正式发表或出版时间为准。2.著录内容:仅限用英文写作的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论著,酌情收录研究内容关涉古今、兼综中外的论著。凡是专门研究中国现当代
戏曲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对《牡丹亭》传播形式的文化考察
作者:王省民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描述:,以便勾勒出其传播的历史轮廓,审视戏曲文化的社会价值.
独立东风看牡丹:陈士争版《牡丹亭》与传统戏曲的挖掘视角
作者:李智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猎奇视角  猎奇视角  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  文化符号化  文化符号化  传统戏曲文化  传统戏曲文化 
描述: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受西方猎奇视角影响,传统戏曲文化往往会失去精髓,沦为干枯的文化符号.只有以中华传统丈化观照戏曲,在继承中发展创新,才能避免戏曲文化的符号化,保住戏曲的神韵与精髓,真正实现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