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设立中国汤显祖戏剧奖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特派记者邱 玥
明代汤显祖与西方莎士比亚相映成辉,是东西方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抚州市委书记龚建华说,汤显祖不仅是抚州的、江西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因此,有必要设立中国
-
汤显祖戏剧奖落户抚州备忘录签字仪式举行
-
作者:邓广团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 9月28日下午,汤显祖戏剧奖落户抚州备忘录签字仪式在汝水森林宾馆举行,副市长刘菊娇、省文联副主席余达喜出席并致辞。
据了解,为传承和保护戏剧艺术,打造戏剧精品工程,推动戏剧事业繁荣
-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
-
作者:暂无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研究中心 江西省 理工大学 创新发展 内涵发展 戏剧创作 研究基地 重点研究领域 普通高校 汤显祖
-
描述:原始
-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伦理解读:《牡丹亭》英译本对比分析
-
作者:张翠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 翻译 翻译伦理学 翻译伦理学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中国古典戏剧英译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平等对话的基础遭破坏,文化传播受阻,客观上使得对翻译实践中伦理规范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二十世纪末,建构主义时期,翻译伦理学重新回归到西方学者讨论的话题之中。其中,芬兰学者切斯特曼系统性地提出了翻译
-
传统戏剧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以《牡丹亭》英译本为例
-
作者:杨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转向 文化转向 古典戏剧 古典戏剧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是近年来,翻译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文化层面,关于翻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文化转向”概念被广泛接受。这一概念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翻译观,引入新的翻译视角,为翻译开辟了新的道路,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的发展。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之一《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它的情节、主题和语言都影响极大。《牡丹亭》和《红楼梦》、《西厢记》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经典爱情故事。《牡丹亭》全剧55出,引经据典、文字优美。但当人们对汤显祖才华钦佩的同时,如何将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的在译文中保留,这对翻译者是个不小的考验。目前《牡丹亭》的英译本主要有三个,分别是Cyril Birch,张光前和汪榕培的英译本。本文通过对这三个译本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对比,旨在探讨不同翻译策略影响下,译本的不同以及如何翻译才能最多的传达原文的信息,更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
“还魂”几多,《牡丹》独秀:明清“还魂型”戏剧比较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还魂型 明清时期 戏剧比较
-
描述:明清两代,以"还魂"为主要情节,取名《还魂记》的同类型剧作不少,虽各有千秋,却均不出汤显祖《牡丹亭》其右。无论从思想之深刻、曲文之典雅、人物之塑造加以比较,《牡丹亭》均高出一筹。
-
从“青春版”《牡丹亭》浅谈数字化时代昆剧的新媒介传播策略
-
作者:卫小溪 来源:文化产业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时代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 新媒介 新媒介 青春版 青春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昆曲艺术 昆曲艺术 昆剧 昆剧
-
描述: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的昆曲艺术全票通过获此殊荣且位列榜首。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昆曲人为之欢欣鼓舞,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昆曲艺术发展的困境。
-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戏剧唱词的英译:以《牡丹亭》的两个
-
作者:何婷 来源: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翻译 互文性翻译 《牡丹亭》 《牡丹亭》 语境重构 语境重构 音乐性传递 音乐性传递 意象传递 意象传递
-
描述: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试图论证,以语境重构为核心的互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