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晏殊晏几道父子的古筝
作者:段银莹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筝  晏殊  晏几道  筝迷 
描述:至“筝痴”,一点也不过分。
以梦达:汤显祖戏剧美学论
作者:肖鹰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  戏剧美学  汤显祖 
描述:)、精神情趣(趣)、艺术表现(神)和艺术风格(色)四方面必须实现高度的统一。因此,汤显祖为戏剧美学提供一个以""为核心的有机的理论体系,是对前人如李贽、徐渭等单纯张扬情感、自然的表现主义戏剧观
汤显祖唯文学观的逻辑解析
作者:肖鹰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文学  汤显祖   
描述:神”三个重要命题,对其“唯论”文学观的核心思想作了系统阐释,并在“”、“奇”和“神”三个层面阐述了汤显祖文论观的逻辑结构.
道、德、性:认识论视域下陈元哲学的三重境界
作者:代玉民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描述:,通过“气”贯通为一“冲和”整体,落实于“治身”、“治天下”的实践中.
习近平和“中国梦”中国新主席的愿,应是服务其人民,而不是
作者:马安平  来源:中外社科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贸易的大门.随后,中国变法运动失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毛泽东主义的出现,才最终结束了这段历史.
《红楼梦》中的/欲论述:以「才子佳人模式」之反思为中心
作者:欧丽娟  来源:台大文史哲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才子佳人小说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描述:原因;其次则是深入剖析贾母之「破陈腐旧套」,抉发其中所涉及的四个批判焦点,亦即:不合情理之逻辑安排(以「红娘」的角色塑造为主)、浪漫爱情包装下之情欲实质、边缘文人之创作心理(包括「妬富」与「遂欲」)、阅读反应之受众影响论等多重面向,确然代表了《红楼梦》对此一文类的全面总检讨;最後则确立贾母对才子佳人小说的批评与其阅读行为同时并存的合理性,实不影响其批判的高度效力,而确证曹雪芹有意识地颠覆和推翻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浪漫爱情观。
论汤显祖“为作使,劬于伎剧”思想的成因
作者:储炎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达观  作使  劬于伎剧  禅学  儒家救世情结 
描述:实际影响等等因素的交互,最终坚定了汤显祖"为作使,劬于伎剧"的人生道路。
晚明狂禅风潮与汤显祖的“至”理念
作者:柳旭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时期  汤显祖  狂禅  风潮  居士佛教  阳明心学  文学思潮  兴盛 
描述:明季,佛教丛林出现了“混融三教”的局面,居士佛教亦极为兴盛,以“良知”为本体的阳明心学应时而生,并于晚明时期发生流变,衍生出“似儒非儒、似禅非禅”的“狂禅”风潮。在此狂风禅韵的浸润下,汤显祖的“
从常用意象看晏几道词中“”的遥远与虚幻
作者:吴昀珊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意象  书信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虽取境狭窄,但他在小令中呈现出的至情世界让他在词界占取一席之地。小晏词多抒发离别与追忆的愁怨,所用意象集中在书信、酒和梦上。这些意象使小晏词的体现出一种与现实遥远相隔,不可触碰的虚幻
相关学者邱远黄希庭卢晓春丁志强时勘崔贵伍翔胡海青林崇德蒋
作者:靳桂龙  来源:中国外资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创新工作 
描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不断增长,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数量也在悄然增长,为了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各类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创新工作路径上不断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