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真善相融的规讽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描述:与景的相融合一却存在着明显的互制,即审美主体一方面要坚持真情实感与真境真景的统一,以体现真美,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规讽的原则,以体现善美。就政治讽刺诗的创作实践而言,这种规讽的善美往往是受客观因素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陆九渊德性修养思想研究
作者:邓名瑛 吴建国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人        德性修养 
描述:心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本心与善政:陆九渊政治思想研究
作者:孙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本心  政治 
描述:,特别是“本心”的伦理道德思想。陆九渊的政治思想是“本心”在政治领域的体现,他提出“民为邦本、忧国之心”和“君之心,政之本”的民本思想,并在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国家治理的构想和措施,对后世产
陆九渊的政治思想与实践
作者:孙华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思想  实践 
描述:陆九渊通过大量的政治实践来使得其政治思想得以变为现实。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学生应是高中政治课的主人
作者:刘怡静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主人  政治  高中 
描述: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可见让学生提问是何等重要。
他就是挖地窖囚禁奴的李浩 他干这个就为赚钱
作者:暂无 来源:生活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警方公布的李浩照片。 地窖内的场景。 部分被囚女孩的照片。 记者从洛阳市公安局获悉,洛阳“9?3”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浩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获救的4名女子也因涉嫌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近日,洛阳警方披露了案件详情,并公布了嫌疑人李浩及其所
王安石政治
作者:新会梁启超  来源:广智书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安石政治
论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
作者:刘祚昌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司马光  评价历史人物  新旧党争  政治品德  纪事本末  北宋  传统观点  神宗 
描述:自圣,狂妄自大;刚愎拒谏,喜同恶异;重用阿谀之“小人”,打击陷害异议者;统制思想,压制舆论,实行学术专制和特务统治,手段残暴而行经卑劣。其恶劣的政治品质和作风,使小人当道,士大夫离去,新法推行中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