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德育思想体系的构建
作者:陈明华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体系构建 
描述:文章着力于对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体系作系统分析研究,指出陆九渊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明理"、"立心"、"做人"、"自作主宰"、"简易工夫"、"剥落"、"优游读书"等命题的论述之中,他把儒、佛、道三家
聚焦湖北省武汉市“有效德育
作者:刘东秀 宋立文  来源:中国德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实践  建设工程  武汉市  湖北省  独具特色  故里  黄鹤  变革  有效 
描述:武汉,黄鹤故里,白云之乡。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武汉敢为人先、勇于变革,于"十二五"期间,在全市中小学启动并实施"有效德育"建设工程,为学生的成长打点人生幸福的行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小学
墨子·非乐
作者:吉聊抗译注  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音乐史  中国  先秦时代  音乐  理论  中国  先秦时代 
描述:墨子·非乐
明代陆机批评研究
作者:刘坤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机  明代批评  创作  理论  诗史地位  胡应麟  许学夷 
描述:前代对其总体风格的评鉴,而进一步阐释,将观点落实到作品分析中。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对陆机拟古诗的评价。各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明代后期,胡应麟建构了自己的诗歌体系。将陆机放在完整的诗歌史上做出观照,品鉴其作品风格;分析其“体备才兼”;指出其“嗣魏开宋”的历史地位。许学夷则以辩体的方式构建了诗史时空之网,标举诗歌正体与变体。在他的诗歌体系中,陆机作品“雕刻伤拙”,属于“再变”。他明确了陆机“转变关捩”的地位,更进一步指出陆机在西晋时代的地位。明代也是陆机研究史的转型期:此后的陆机研究进入了“史”的维度,成为系统性、完整性之研究,突破了前人相对孤立片面的批评;自明代开始,学者对陆机的批评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性色彩,而不再是之前的时代共性,从此,陆机研究新见频出,百家争鸣。可以说,明代学者构筑了现代陆机研究的基础。对于明代的陆机批评情况,我们应该予以关注。
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应是现阶段我国产权界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肖忠清  来源:资产与产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产权  理论  劳动  资本  价值  中国 
描述: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应是现阶段我国产权界定的理论基础
语文老师应是德育的旗手:浅谈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
作者:贾跃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德育渗透  旗手 
描述:语文学科具有渗透德育的有利条件,语文老师要高举德育的旗帜,用至理名言说服学生,用伟大的榜样影响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创设良好情景陶冶学生,以美育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做一名德育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作者:陈明华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特点分析  创造性转换 
描述:本文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德育应是“无痕”教育
作者:暂无 来源:成都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德育应是“无痕”教育
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
作者:陈明华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德育思想  特点分析  创造性转换 
描述:文章从分析陆九渊德育思想及其特点入手,提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在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文化发展三个层次所确立的价值坐标体系中实现陆九渊德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
作者:林清才  来源:上海高教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教育  白鹿洞书院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方法  “理”  道德修养方法  岳麓书院  陆九渊  德育过程  原则和方法 
描述:书院教育中的德育初探广州师范学院林清才书院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自生迄废,历时千余载。它的教学目的与一般学校不同,重点不在传授知识应付科举,而在培养高尚人格,形成独特的学术思想。书院向来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