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92)
报纸(1156)
会议论文(42)
学位论文(37)
图书(1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38)
地方文献 (84)
宗教集要 (6)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070)
2013(62)
2009(64)
2008(55)
2002(46)
2001(35)
2000(35)
1999(47)
1985(27)
按来源分组
其它(76)
牡丹(2)
书品(2)
语文知识(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中学生天地(C版)(1)
语文世界(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新闻爱好者(1)
气胸后复性肺水肿的X线诊断:(附6例报告)
作者:张超 宋鹤飞 杨雅芳  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胸  性肺水肿  X线诊断 
描述:快速大量排气。肺水肿在快速胸腔排气后短时间内发生且位于气胸同侧肺,一般在数天内吸收。作者认为如果气胸已持续数天,适量多次抽气可能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
画里寻诗 可赏可读——铭淑花鸟画作品观后
作者:李福顺  来源:美术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部队农场  出版社  花鸟画  服装设计  中国画  中央美术学院  编辑工作  绘画创作  陶瓷厂  作品 
描述:铭淑,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先下部队农场劳动四年,又在陶瓷厂工作数年,还曾搞过服装设计,前几年调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工作。她设计的陶瓷、服装都获过奖。近几年她利用编辑工作之余
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关于实验模型、损伤机制、脊
作者:伍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关于实验模型、损伤机制、脊
《简论汉代以来〈诗经〉学中的误解》质疑——与岩同志商榷
作者:三桂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典籍  上古时期  《诗经》  《尚书》  中国古典诗歌  《周礼》  《诗》  《左传》  《毛诗序》  无穷 
描述:的态度和周密、细致的研究。《诗经》正是这样一部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著作。这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还因其自身的无穷魅力和
王安石及其《字说》:介绍宗祥辑本《熙宁字说辑》
作者:曹锦炎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宗祥  熙宁  辑本  政治斗争  政治家  北宋  训释  学官  文献通考 
描述:、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字说》一出,唐耜为之作《字说解》120卷;韩兼也作《字说解》数十卷;刘全美作《字说偏旁音释》及《字说备检》各1卷,并作《字会》20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10卷,一时习者蔚然成风。哲宗元祐中废新政,是书也因此遭到非议而被禁用。绍圣间虽又用以程试诸生,但不久旋废,今书已散佚不传。对于《字说》这样一部文字学著作,颇为历代
气胸后肺复性双侧性肺水肿休克一例
作者:李亚杰  来源:铁道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气胸后肺复性双侧性肺水肿休克一例
气胸后肺复性双侧肺水肿休克一例
作者:朱亚杰  来源:现代医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水肿  自发性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术  休克  端坐呼吸  呼吸困难  住院治疗  呼吸兴奋剂  症状  高血压 
描述:70%以上。诊断为自发性气胸,故在常规消毒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症状逐渐减轻,半小时后,呼吸平稳。两小时后,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不止,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急剧加重,明显缺
关于唐山地震前震中区地应力测值性跳动的原因
作者:邱泽华 黄相宁 葛丽明 张宝红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山地震  地应力  前兆异常 
描述:隙前沿在元件附近经过时与裂隙垂直的元件测值为什么突然上升后又下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可以说明另外两个与该元件呈60°交角的元件的同时刻测值变化不大的原因。
压应力为主应力场中的性与剪切性断裂综述
作者:刘佑荣译 唐辉明校  来源:地质科学译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压应力为主应力场中的性与剪切性断裂综述
压应力为主应力场中的性与剪性断裂综述
作者:H.H.Einstein W.S.Dershowitz 刘佑荣  来源:地质科学译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剪切断裂  性断裂  断裂面  主应力场  应力状态  形成机制  压应力  应力圆  工程地质问题  裂纹 
描述:裂的机制.这些断裂的形成机制取决于具体的应力状态和材料性质的组合.室内实验和野外观察所获得的各方面实际资料有力地支持了这些理论解释,也表明实际的岩石断裂型式通常是断裂过程或断裂结果的综合反映.正确理解本文中论述的断裂形成机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正确解释勘察成果也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