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每个学生都应是阳光的
作者:董国祥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赏识教育  学困生  生命历程  班级  阳光  盲点  视觉  老师  信条 
描述:站在讲台上已十几个春秋,教书育人,我始终把这句话作为我教书育人的信条——在这世上,并非每朵花都能开得惊天动地,只要能真真切切开过一回,那花开的刹那便是花儿生命历程中
教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
作者:吴民益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语文第9册  教师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苏教版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的意思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在课文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
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作者:都玲  来源: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学生  语文水平  教学实践  学习经验  成长历程  刘绍棠  叶文玲 
描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种现象:虽然整个班级的语文水平不尽人意,但却有少数的语文尖子,问其学习经验,答“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还了解一些名人作家的成长历程,如:刘绍棠、叶文玲等,他们也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的。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重大。
大师与个性学生
作者:孟祥海  来源:可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曾棋  西南联大  学生  个性  沈从文  金岳霖  周礼全  大师  朱自清  记笔记 
描述:大考。汪曾祺
拿什么吸引学生
作者:吴民益  来源:小学语文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师恩难忘》  著名作家  刘绍棠  老师  四年级  讲故事  回忆 
描述: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一文中,回忆了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上课喜欢讲故事,在文章中,刘绍棠回忆了田老师教一首小诗的过程.田老师先出示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才华与个性的舞台
作者:来凤华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  舞台  个性  才华  学生  灵性 
描述:刻的
历史课上最机灵的学生
作者:路沙  来源:第二课堂(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三毛  老师  诸葛亮  课堂气氛  学生  恺撒  王安石  欧阳修  孙中山 
描述: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老师问:你说,王安石和欧阳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作者:孙双金  来源: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备课  知音  语文教师  教学基本功  作者  学生  品味语言  王安石  林冲  泊船 
描述:观点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近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
学生应是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改革  突破口  大学教育  学生  回归教育  中国青年  教育精神  工具人  市场人  本质 
描述:王海越在2009年5月25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以学生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其实就要回归教育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关注,而不是塑造工具人、市场人、考试人。以学生作为大学
语文老师拿什么吸引学生
作者:吴民益  来源:新语文学习.教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老师  学生  《师恩难忘》  语文第9册  著名作家  生动形象  刘绍棠  讲故事 
描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课《师恩难忘》中.著名作家刘绍棠回忆自己四年级时教他语文的田老师,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特别是上课喜欢讲故事。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所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