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56)
期刊文章(193)
图书(6)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94)
红色文化 (27)
地方文献 (13)
地方风物 (11)
宗教集要 (5)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4(90)
2013(32)
2012(45)
2011(68)
2010(33)
2009(18)
2006(11)
2001(5)
1997(8)
198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6)
解放军报(4)
张家界日报(4)
中山大学报(2)
吉林日报(1)
安家(1)
共产党员(1)
中国典籍与文化(1)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1)
中国青年报(1)
校勘派别略论
作者:王世伟  来源: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校勘方法  考证派  藏书家  段玉裁  版本源流  洪亮吉  派别  胡应麟  校勘学  书目答问 
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张之洞《书目答问》曾列清代校勘三十一人,如果将他们互相比较的话,即可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校勘派别的划分是从藏书家派别的划分开始的。明胡应麟曾把藏书家列为好事家和赏鉴。(《少室
应是舒适的
作者:林少汀  来源:家庭科技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见异思迁的人  呆在家里  麦当劳  家庭  电视  妻子  自我调适  感情纽带  注意力  自助餐 
描述:劳,吃
汤显祖不是杂剧
作者:王卫东 姚美娟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杂剧创作  《牡丹亭》  高考语文试题  元杂剧  南戏  明清传奇  杂剧  代表作  常识性错误 
描述:祖不是杂剧,而是明清传奇作家;《牡丹事》是明清传奇戏的代表作,不是杂剧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谈谈杂剧和传奇的区别。 中国戏曲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但其特点各有不同,晚唐
为何钟情"西楼"
作者:张志刚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晏几道  李煜词  出现频率  西边  宋词  采桑  月满  诗词  意象 
描述:对西楼的钟情。可是"西楼"毕竟不是"岳阳楼"
汤显祖同时代的曲论之一
作者:徐朔方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同时代的曲论之一
钟情“西楼”诗为何
作者:张志刚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见欢》  《采桑子》  《一剪梅》  出现频率  晏几道  李清照  黄鹤楼 
描述:。[第一段]
渝眼中的世界……
作者:张家渝  来源:中国研究生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市  语言  公交车  黄鹤接  饮食风味  昆明  游记 
描述:已的脚丈量过多处的城市的了解程度超过了故乡重庆。
作者:吴战垒  来源:中国花鸟画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语言本质  杜甫  王安石  散文  小说  传统诗歌  江西诗派  句子  日常生活 
描述:语就是诗人的语言,也就是诗的语言,诗所特有的用语。一般地讲,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的特点与韵味。比如中国画最基本的艺术语言就是笔墨,比如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艺术语言就是:唱、念、做
”应是温馨的
作者:常乐  来源:山东统计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之说法,广义之家,国家、家族;狭义的,家室,家庭: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几口乃至十几口人.由家长和家庭众成员所组成(本文所说之家,乃夫妻和子女等人口组成的)。上古时期
说说诗
作者:薛近芳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系统  语言艺术  王安石  口语  高尔基  独特性  用语  形象化  文学语言  要素 
描述:的在《诗人玉屑》中最先提出了"诗语"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