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辨析冯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
作者:薛瑞瑞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 艺术手法
-
描述:冯延巳、晏殊作为小令派代表词人,他们的词风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但由于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和个性气质,他们的词又呈现出各自的风格.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辨析两人词的异同.
-
再谈我国第一次书厄问题——兼与李德山同志商榷
-
作者:李更旺 来源:图书馆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图书馆学研究 李德 我国古代 胡应麟 商鞅变法 秦国 史实 先秦 商榷 科研成果
-
描述:据加以驳斥。李文最后说:“这并不是我囿于前说,缺乏创新,而是事实就摆在这里”。那好,我们就用史实来说明历史的真象吧。第一,李文首先例举隋牛弘所提的书之“五厄“,又举明胡应麟所补论的书之“十
-
期刊以室内 阅览为宜——关于期刊外借问题与李崇礼同志商榷
-
作者:刘荣华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期刊外借 期刊库 图书馆工作 创新精神 崇礼 解放思想 商榷 室内 南通市 时间性
-
描述:刊作为时间性和连续性都很强的出版物,从出版、采购到管理都和图书有着极大的区别。图书可以一版再版,不愁增补复本的问题,期刊则不然,它只是一次性出版,每年只预订一次,错过订购时机,增补就会很困难。如果期刊实行外借办法,在流通过程中,
-
再论典藏工作:兼与姜洪同志商榷
-
作者:黄绍杞 来源: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藏工作 图书馆界 藏书工作 典藏目录 图书馆工作 馆藏利用率 分编 公务目录 高校图书馆 商榷
-
描述:,掌管祭祀的官吏叫典祀,掌管监狱的叫典狱,掌管朝拜的叫典仪。还有如典藏、典簿、典同、典瑞,则分别是掌管文书、登记、乐器和玉器的。掌管全国图书的叫典籍。现特引证我国历史上“典籍”等官制名称,藉以明了“典藏”本身的含义,我想有助于本文对典藏工作的探讨。
-
《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读后——与田东江先生商榷
-
作者:刘世南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札记 王士祯 东江 几点意见 偶然 宣仁太后 意外 商榷 吕惠卿
-
描述:由鄢烈山先生作序的《意外或偶然——报人读史札记》,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不但能令读者增加很多历史知识,而且针砭时弊,足以警惕人心。为了使此书更臻完善,我想提出几点意见和作者商榷。
-
关于诗词比兴问题--谨向以松同志和光明日报“编者按”同志商榷
-
作者:靳极苍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编者按 诗词 王安石 苏东坡 论诗 作者 整理古籍 商榷 注解 解释
-
描述:,古
-
何谓“闹热《牡丹亭》”:与黄天骥、徐燕琳先生商榷
-
作者:王永健 来源: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牡丹亭 兴亡之感 汤显祖 小说戏剧研究 关目 昆腔传奇 中国古代 情至 商榷
-
描述:洪异《长生殿·例言》谓: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为今之周郎,尝论撰《九宫新谱》,
-
冯桂芬与同治《苏州府志》
-
作者:陆振岳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兵》 《公启曾协揆》 催科 浮粮 本色 折色 漕白正耗
-
描述:的记叙,尤其是对当时赋税的种种弊端的揭露,独具胆识,勾勒了宋以来,着重是清代苏州赋税足以征信的历史。为俟后对明清时代苏州重赋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贵的史料。
-
思想与行为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与徐志远商榷
-
作者:李兴建 贾文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 起点范畴 思想 行为
-
描述:比较而言,利益,而不是思想与行为,更适合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
-
汤显祖与海盐腔——兼与高宇、詹慕陶二同志商榷
-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创作 戏曲史 商榷 弋阳腔 十七世纪 牡丹亭
-
描述:是昆山之律,而是某种地方戏特定的格律;并以此证明汤显祖原是精通声律的,他的剧作并无不协律之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之多,足以说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里选取三种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