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欲·情——杜丽娘与崔莺莺品较
-
作者:黄毓文 郭晶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生理发育 程朱理学 汤显祖 原始生命力 封建礼教 王实甫 原发性 自恋
-
描述:明析,有了自控能力。正因为二者生理发育的不同,才导致这两朵爱情之花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
心系农民的好代表——记吉林市人大代表崔成
-
作者:尹凤环 来源:吉林人大工作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大代表 食用菌产业 吉林市 农民群众 黄松 木耳 蛟河 施工单位 梨树沟 思想工作
-
描述:心系农民的好代表——记吉林市人大代表崔成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之比较研究
-
作者:梅凌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鸳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王实甫 汤显祖 曹雪芹 语言艺术大师
-
描述:文章就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三位女性形象进行了扼要的分析比较,以展示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三位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崔、杜、林形象时所完成的各自的时代使命。
-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
-
作者:楼凝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 《西厢记》 青春版《牡丹亭》 《红楼梦》 剧本 音乐 表演
-
描述:特点、戏剧美学特征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京剧《西厢记》、昆剧《牡丹亭》、越剧《红楼梦》这三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舞台艺术形象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结合文学性与戏曲音乐、表演等特征来对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三位女性形象的文学性在剧本中的体现、音乐结构特点与塑造三位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戏剧美学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悲剧、喜剧风格色彩以及写实、浪漫手法)在三位女性舞台艺术形象塑造上的体现。通过这些研究,从而对戏曲作品舞台人物形象的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对系统研究戏曲作品舞台人物形象的逻辑思维方法也进行了摸索。戏曲人物的研究应该综合地来进行,因为戏曲本身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而笔者所说的“综合”要求知识范围更广,不仅涉及戏曲表演本身“四功”、“五法”等方面的知识,还应涉及音乐、表演以外的文学、美学、导演等方面的知识。此外,研究者还应该站在戏剧的高度来进行戏曲人物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统领相关的各门知识。
-
配角也精彩:双性同体理论下《邯郸记》中崔氏的重新解读
-
作者:白艳红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氏 崔氏 双性同体 双性同体 配角 配角
-
描述:崔氏不是《邯郸记》中的主要角色,但绝对是汤显祖塑造的最精彩的配角。她集男性特质中的现实、理性、谋略和女性特质中的直觉、情感和智慧为一体,两种特质和谐统一,突破了性别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这是作者对人
-
崔莺莺、杜丽娘和王娇娘之爱情观及文化意义
-
作者:周潇 刘畅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娇红记》 爱情观
-
描述:进步的文化意义。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杜丽娘形象解读
-
作者:张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崔莺莺 《牡丹亭》 《西厢记》 人物形象 长亭送别 女性自我 中国古代 生命点 戏曲家
-
描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杜丽娘形象解读
-
试论崔莺莺、杜丽娘、杨玉环之爱情意义
-
作者:张玉娟 来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长生殿》 爱情价值 女性 自我意识
-
描述: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
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
作者:陈慧芬 张永波 来源: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林黛玉 第四册 《西厢记》 《牡丹亭》 《红楼梦》 人物形象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对比阅读
-
描述:崔莺莺、杜丽娘、森黛玉三女性的对比认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崔莺莺、杜丽娘形象解读
-
作者:张悦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女性自我 曲家 风骨 《西厢记》 《牡丹亭》 《长亭送别》 《闺塾》 学生
-
描述:能穿越时空,经过岁月的淘洗而留存下来的只有精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