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胡应麟对小说文献的整理
作者:刘国霞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A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的学者,胡应麟也对小说文献进行了一些考察、整理工作。 胡应麟把小说整理当作消遣,如他编辑《百家异苑》所说:“以类钞合,循名入事,各完本书,不惟前哲风流,借以不泯,而遗编故帙亦因概见大都,遂统命之曰
/小说/做完《牡丹亭》,再去写长篇
作者:暂无 来源:行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白先勇的长篇小说《孽子》,在浙大图书馆有个“特别版本”——多了许多批注。不是什么名家批注,而是过往阅读此书的前辈们对小说内容颇有感触,纷纷留下自己的肺腑之言。久而久之,这本年代久远的《孽子》就成了
古典文学名著类型化剧作文本分析:以《水浒人物之扈三娘与矮脚
作者:戴莹莹  来源:当代电影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印记  社会学意义  文本置换  类型化 
描述:该片剧作文本是一次"历史"与"现在"的时代置换。传奇故事、喜剧因素、娱乐功能、取悦当代青年观众成为剧作关键词。对比与反衬是该片人物塑造的神来之笔。时间维度下的文本,使很多选择不再是孤立与封闭
涵泳咀嚼悟文情:例谈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宝颖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  有效途径  涵泳  咀嚼  实践证明  王安石  语言文字  实词  指导阅读 
描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北宋大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张珪墓志铭》文本流传研究:兼论《元史·张硅传》的史源
作者:马晓林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中后期政治  张珪  文本流传  虞集  元史 
描述:张珪,元朝名臣。本文比较、分析了《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的两个版本。以墓志铭的制作过程,结合元中后期政治背景,梳理出该墓志铭文本的流传情况,勾勒出张氏家族在元中后期的命运,并认为《元史·张珪传
系统完备,思想精深:论胡应麟小说理论研究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丽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小说理论  研究  特点  影响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理论研究从整体而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即郑重审慎的研究态度、以文学艺术标准取代传统史家品评标准和传统与新变的矛盾挣扎.这些特点使胡应麟的小说理论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已表现出
神童作家刘绍棠 高一写的小说入选高二语文课本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刘绍棠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他1936年2月29日诞生在通州,今年是他诞辰75周年。刘绍棠13岁就以“神童作家”的美名登上文坛,备受文化界和读者的关爱。不料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蒙受了20余年的冤屈与磨难。新时期的到来,刘绍棠再次焕发出青春活力
胡应麟《甲乙剩言》论略:兼论胡应麟的小说史料价值观
作者:许彰明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应麟  《甲乙剩言》  小说史料观 
描述: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体现其对小说作品内容所蕴含的史学品格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体现其对小说文体的独特认识。
非日常性写作与“70”—代的精神气息:李浩小说
作者:郭艳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集  20世纪70年代  日常性  神气  写作  思考者  观察者  寂寞 
描述:集《侧面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