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543)
报纸(1976)
学位论文(117)
图书(63)
会议论文(32)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3907)
历史名人 (822)
宗教集要 (1)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520)
2011(434)
2010(470)
2006(170)
2000(54)
1993(22)
1990(27)
1989(25)
1981(27)
1979(9)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78)
戏剧艺术(33)
剧本(11)
齐鲁学刊(6)
戏曲研究通讯(6)
书屋(5)
中国音乐(3)
上海集邮(2)
电视时代(2)
投资有道(1)
借言题曲论还魂
作者:洛地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死而复生  吴炳  柳梦梅  传奇  二十世纪  戏剧冲突  故事 
描述:《题曲》,是明末剧作家吴炳所著的《疗妒羹》传奇中的一折,也是《疗妒羹》中最出名的一折,也可以说是吴炳的全部剧作《粲花别墅五种》——《绿牡丹》、《情邮记》、《疗妒羹》、《西园记》、《画中人》五个传奇中最出名的一个单折。
国内戏剧动态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剧艺术  社会主义新人  演出  上海昆剧团  表现主义戏剧  戏曲学校  浙江省  象征主义戏剧 
描述:市代表还演出了《牡丹亭》的一些折子戏:浙江省昆剧团演出《拾画·叫画》一折,上海戏曲学校演出《寻梦》一折,江苏省苏昆剧团演出《学堂》一折。浙江省昆剧团的《疗妒羹·题曲》一折则反映了古代女子读《牡丹亭
我国导演学的拓荒人汤显祖
作者:高宇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演员  戏曲导演学  舞台演出  牡丹亭  宜黄腔  表演艺术  莎士比亚  导演艺术  地方戏曲 
描述:万个传统剧目,每个戏的最初演出又是从哪里抄来的呢?那些流传至今的数以千计的传统剧目中许多卓越的属于导演艺术方面
我院举行汤显祖研究学术活动
作者:海风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学术讨论会  我国古代  关键性问题  创作道路  研究学术  实事求是  高年级学生  戏曲史 
描述:了汤显祖研究学术讨论会,就汤显祖的创作道路、《牡丹亭》的改编、如何理解汤显祖有关“情”和“意趣”的理论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会者畅所欲言,对汤显祖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各抒己见。许多同志认为以往
汤显祖与海盐腔——兼与高宇、詹慕陶二同志商榷
作者:叶长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海盐腔  昆山腔  宜黄腔  创作  戏曲史  商榷  弋阳腔  十七世纪  牡丹亭 
描述:是昆山之律,而是某种地方戏特定的格律;并以此证明汤显祖原是精通声律的,他的剧作并无不协律之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之多,足以说明问题本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这里选取三种有代表性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华  《〈牡丹亭〉文化意蕴的多重阐释》  汤显祖  故事情节  审美意义  悲剧性  二重人格心理意象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虚幻复合的艺术情境与丰厚奇特的文化意蕴,历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审美兴趣,面对这样一部经典名著,任何一个固定的视点都容易造成对作品的遮蔽。钱华在《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上发表同题
牡丹亭》中的皮格马利翁祈求
作者:王云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皮格马利翁祈求  皮格马利翁祈求  中西比较  中西比较 
描述:了上述问题。
回到独立个体的自身存在:《牡丹亭还魂记》新论
作者:张福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记》  戏剧评论  汤显祖  个体意识  主体性痛苦  人物形象塑造 
描述:面上探讨《牡丹亭》的思想性及其社会意义,而作为戏剧的即在
从《牡丹亭》看明代传奇的闹热与俗杂
作者:暂无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明代  传奇  汤显祖  戏剧场面 
描述:从《牡丹亭》看明代传奇的闹热与俗杂
论雕虫馆版臧懋循评改《牡丹亭
作者:朱恒夫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臧懋循  雕虫馆版  牡丹亭  改本  评论 
描述:词经删改后,失去了汤氏语言特有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