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5)
期刊文章(84)
学位论文(3)
会议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2)
地方风物 (10)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2)
非遗保护 (2)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13(19)
2012(16)
2011(27)
2010(20)
2009(9)
2008(12)
2007(9)
2006(8)
2003(3)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11)
青年记者(2)
中国体育(1)
象棋研究(1)
中外管理(1)
新闻传播(1)
钱江晚报(1)
城市商报(1)
观察与思考(1)
广告大观(综合版)(1)
媒体解决问题不应是常态
作者:刘文嘉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解决问题  媒体报道  社会问题  常态  社会现象  公众关注  新闻报道  舆论压力  不合理  监督权 
描述:媒体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确有反映、监督、提醒、警示的作用,对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有助推功能。大批经过媒体报道的问题因为引起了公众关注、产生了舆论压力而获得妥善
王安石诗论二代
作者:暂无 来源:新商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市,是六朝古都之所在。作为北宋时期力倡变法图治,主张“改易更革”的王安
王安石眼中的“二代”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朱凤俊 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nb sp; 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市,是六朝古都之所在。作为北宋时期力倡变法图
古代官员到底有多
作者:唐时一  来源:现代人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居易  王安石  宰相  大学士  工资  宋神宗  养老金  人民币  官员  校书郎 
描述:宝历元年(公元825年),54岁的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不知是因
王安石眼中的“二代”
作者:朱凤俊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二代”  金陵怀古  历史 
描述: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浅析而不强的宋朝
作者:张晓英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朝  《国史大纲》  积贫积弱  中国历史  1939年  富国强兵  宋代  王安石 
描述:点就是“积贫积弱”,并由此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朝代。
弼的计较与不计较
作者:清风慕竹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晏殊  才子  文艺 
描述:弼小的时候很喜欢读书,过目成诵,因而有“洛阳才子”之称。他曾经以茂才(秀才)的身份参加北宋经常举办的文艺沙龙,为范仲淹所赏识,称叹他有“王佐之才”,并把他的文章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晏殊。恰好晏殊
杨丽娟事件:谁在发神经?
作者:吴澧  来源:报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事件  大众传媒  杜丽娘  牡丹亭  恐怖主义  新闻策划  南方周末  媒体  朱丽叶  第三阶段 
描述:人应该讲真话,但有时也会有例外。比如,在葬礼上的发言。换句话说,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对亲属感情的尊重,在入土为安之前,某些负面真话以不讲为好。那位追刘德华追到父亲跳海自杀的杨丽娟,葬礼未行.就有专家在报上说她有精神病,她的父母可能也感染了精神病。如果兄弟是这位专家,俺会对记者说:古人有三年之
白先勇 最美还是那株牡丹
作者:路琰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牡丹亭  昆曲  加州大学  演出  精英文化  赞助人  西方  美国人  媒体 
描述: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广西桂林人。21岁时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引起文坛轰动。1965年在美国获硕士学位,任教于加州大学,其文学成就得到世界华文文学界的瞩目。他策划的昆曲《牡丹亭》即将在北京上演第100场。
牡丹亭·寻梦
作者:高马得 许宏泉  来源:书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寻梦  昆剧  昆曲  白先勇  苏州园林  媒体  艺术  世界文化遗产  审美取向 
描述:牡丹亭·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