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道士王从之:从“琴王师”到太一宫官主
-
作者:蔡林波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太一 道士 《魏公谭训》 生平事迹 琴 陈景元 道教史
-
描述:王从之(1036或1037-?),北宋道士,生平不详。惟苏颂后人所集家族史料《魏公谭训》之中,有关于王氏的明确记载。其实,王从之不仅与北宋名臣苏颂及其家人渊源颇深,且与北宋高道陈景元亦多有往来交集,并曾任北宋朝廷宫观中太一宫主,其生平事迹颇为不凡,是一位值得我们关注的道教史人物。
-
文化翻译视域下的译者文化风格研究
-
作者:曹迎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翻译 译者文化翻译风格 《牡丹亭》 许渊冲 白之
-
描述: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语言活动,翻译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翻译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影响翻译活动的各种外围因素、翻译的过程以及译者行为研究等方面。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关键角色,译者的主体性
-
一种文化塑造一座城市
-
作者:邵沉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10月15日,民进江西省抚州市工委会同市政协提案委来到市文化局,督办民进界别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关于做好2016年汤显祖品牌打造大文章的建议》,为推动抚州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建言
-
以文化促玫瑰之乡新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相强(左)在田间调研
个人名片
王相强,市文广新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平阴县玫瑰镇刁山坡村“第一书记”。
帮扶理念
打基础、谋长远,加快发展、积蓄后劲,实现村民得实惠、支部得巩固,将帮包村建成多业发展、实力雄厚的富裕文明新农村。
刁山坡村是平阴县原刁山坡镇驻地村,现有农户410户
-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的悠长演化,訛譹从理论高度和理想高度,对中国文化应该有怎样的京城
-
王益区“三官一律”织密社会法律服务圈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行政村全部建成了“三官一律”工作室,并以此为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区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法律服务圈,织密了全方位
-
赈饥荒,除豪强,官场上刹歪风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
作者:晏建怀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欧阳修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江西 科举考试 饥荒 古文运动 南丰 散文
-
描述:曾巩1019年—1083年。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他的祖父当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为太常博士。曾巩与兄长曾晔一道,自幼勤学苦读。因擅长策论,轻于科举考试文章,所以屡试不第。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欧阳修见其文笔独特,非常赏识。曾巩的散文成就很高,后人学"古文"多从模仿曾文入手。
-
从《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探析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建立
-
作者:杨阳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春官宗伯第三 礼乐
-
描述:作为儒家经典的《周礼》不仅是我国古代以人法天的理想治国纲领,更是建立我国礼乐文明的典范之作。其中第三篇《春官宗伯第三》详细记载了有关礼乐的各职能部门及其职责。本文试从文本分析的角度探析我国古代礼乐
-
论两淮盐官学术活动与扬州学派--以卢见曾、曾燠为例
-
作者:张小仲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淮盐官 幕府 扬州学派
-
描述:有清一代,以两淮盐运使为中心的文学活动丰富。扬州学派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本文试以卢见曾、曾燠为例,考察两淮盐官学术活动对扬州学派的推动作用。
-
论两淮盐官学术活动与扬州学派:以卢见曾、曾燠为例
-
作者:张小仲 来源:西江月(中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两淮盐官 幕府 扬州学派
-
描述:有清一代,以两淮盐运使为中心的文学活动丰富。扬州学派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本文试以卢见曾、曾燠为例,考察两淮盐官学术活动对扬州学派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