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作者:刘爱敏 来源:滨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 宋明理学 陆九渊 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
描述:理”,只要“格心”便可知理,不必读经,更不必费心于经注和考据。“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不仅极具宋学特征,而且典型地反映了陆九渊心学思想指导下的治经态度和方法。弄懂这句话的涵义,不仅有助于了解宋学特征,而且更有助于从本质上把握陆九渊心学思想的内涵,从而对其做出恰当评价。
-
汤显祖以情抗“理”是宋明理学之“理”吗?——达观“接引”汤
-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达观 以情抗“理” “真心一元论”
-
描述:学界普遍认为汤显祖以情抗理即宋明理学之“理” ,本文认为这是不确切的。汤翁《牡丹亭还魂记题词》是针对达观“情有者理必无 ,理有者情必无”而写的。达观的“理有”、“理无”之“理”即“真心一元论”。汤翁
-
论儒家目的论伦理学的定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
作者:高煜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行伦理学 宋明理学 道德实践 目的论伦理学 朱熹 陆九渊
-
描述:連結。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要回復儒家理論的說服力,應該要能夠與過去「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作出切割,這樣才能保留儒家理論的特色,同時與當代思潮接軌,甚至為現今的社會提出指引。
本論文試圖以目的論倫理學作為儒家理論的定位,如果這種定位可以成功,即便儒家不透過「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肯定道德價值與實踐的理論特色,並且可以為當代社會提出指引。本文論證的方式是,透過對目的論倫理學的主要代表--德行倫理學--進行分析,由此指出目的論倫理學特殊的三重架構,以及道德知識的內容。並進一步以此理解與說明朱熹與陸九淵的理論內容,若能達到融貫一致的理解,應該可以說明儒家理論具有目的論倫理學的特質,並可以此為其定位。
-
此陆非彼陆
-
作者:陈军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历史》 陆九渊 人教版 发明人 教材
-
描述: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资料回放》说:“鹩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来之教人为支离
-
《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人物考辨
-
作者:赵文会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史 黄宗羲 明儒学案 宋明理学 考辨 罗汝芳
-
描述:有学者认为《明儒学案?师说罗汝芳传》中邓先生指邓以
-
王阳明之前儒家“良知”心性学说的历史考察:从孟子到陆象山
-
作者:杨庆杰 来源:太平洋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子 孟子 陆象山 陆象山 王阳明 王阳明 儒家 儒家 良知 良知 心性学说 心性学说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
描述:够只局限于静态的结构分析,还应该考虑到其动态的历史发生。循着先秦儒学的心性论—大乘佛学的佛性论—宋明理学、心学的历史脉络,可以考察良知范畴历史发展的源流正变,揭示王阳明心学之前良知范畴的历史内涵。
-
論宋明儒之内在张力:以宋明理学家对杨慈湖之批判为例之分析
-
作者:黄信二 来源:当代儒学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慈湖 陆象山 心学 理学 儒学方法论
-
描述:复杂万千,因此本文将先集中目标并设定探讨范围,以杨慈湖受宋明儒之批评为案例,从不同学者对慈湖的批判中,归结出理学家们的追求价值与对立性的语言背景中的哲学意涵。
-
阳明学与朱子学关系新探
-
作者:陈声柏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朱子学 阳明学 格物致知之旨 《传习录》 思想形成 “格物致知” 陆象山 宋明理学 龙场悟道
-
描述:熹“格物致和”思想的比较,以企置其于王
-
杜维明 再谈东亚认同
-
作者:观河 樊竟成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维明 东亚 李退溪 儒家之道 牟宗三 宋明理学 中国文化 陆象山 燕京大学 新儒家
-
描述:所不同。如果,以中美文化交流为观察背景,以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为文化记忆,以为儒家探寻现代阐释为前提,那么,杜维明先生应该是最合适的学者。
-
象山、阳明“心即理”说之比较
-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
描述:"心"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心"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