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抚州广昌“孟戏舞”的调查与保护研究
-
作者:尹荧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抚州 广昌 孟戏舞舞
-
描述:江西抚州广昌县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地方舞蹈—孟戏舞舞,它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分为曾、刘两大派别.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法,阐述了两家戏曲的起源、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其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论证
-
孟姜女故事原型与广昌孟戏的封闭性遗存
-
作者:李雪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海盐腔 海盐腔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故事
-
描述:本文探讨了孟姜女故事原型及孟戏的历史源流,以及孟戏在江西广昌曾、刘两家的封闭性遗存。探讨了广昌孟戏中的基本声腔为一唱众和,并有"杂白混唱"的高腔,考究了孟戏在流传至江西过程中汲取了从浙江流传至江西
-
国戏师生昨同台献演 《牡丹亭》精彩折子戏
-
作者:暂无 来源:姑苏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李婷)昨晚,苏州会议中心剧院内,来自中国戏曲教育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的一台师生合作演出,令苏州观众欣赏到了学院派对昆曲经典《牡丹亭》的精彩诠释,这也是中国戏曲学院师生首次参演中国昆剧艺术节。
昨晚演出的艺术总监由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教授担任,昆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
-
省州领导看望慰问刘绍南家属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魏兰通讯员曾维实习生花文艳)11月1日,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公安英烈基金会理事长朱建义一行,在副州长李俊彪的陪同下,看望慰问了因公殉职的优秀消防警官刘绍南的家属,并送上8
-
任安看望优秀消防警官刘绍南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山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魏兰通讯员曾维)10月23日下午,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安到州中医院看望了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我州优秀消防警官刘绍南及其家属。
23日上午,文山市消防大队助理工程师刘绍南在干部值班室工作
-
文化史与古代文学研究释例:以汤显祖《南柯记》与佛教文化为例
-
作者:庞钦月 来源: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南柯记 南柯记 佛教 佛教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
描述: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很深的联系,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渗透出佛教文化的印记。汤显祖的《南柯记》就是其中之一,《南柯记》中不仅渗透着许多佛教思想,而且其中也引用了一些佛教故事。作品中通过对佛教文化
-
《南柯记》《邯郸记》疑问标记研究
-
作者:李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疑问标记 疑问代词 疑问副词 疑问语气词
-
描述:,试图对明末疑问标记的使用和发展概貌做一整理,期冀对近代汉语疑问标记研究做一填补。凡在某一情况下能单独负载疑问信息的语言成分(包括语音),称为疑问标记。汉语疑问句的语法标记包括:疑问语调、疑问语气词、疑问词语、疑问句句法结构,这些标记负载疑问信息。这四种疑问标记中,疑问语调分布最广,它可以出现在一切问句中,负载的疑问信息却最空泛。问句中无其他疑问标记时,疑问语调必用,且单独负载疑问信息,必须运用疑问语调的疑问句,一般情况下只有是非疑问句(只以疑问语调为疑问标记,不使用其他疑问标记),其他疑问句可用可不用。因为疑问语调负载的疑问信息较空泛,所以文章疑问语调不做论述。“二梦”中单独由疑问代词(数词)做标记的疑问句725例,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116例,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4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情况有31例,疑问语气词与疑问代词及其短语结构配合使用的有48例,疑问代词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的有3例,由固定句式做标记的12例,由敬语做标记的4例,没有任何疑问标记的41例,共有疑问句1054例,有疑问标记的1013例,占“二梦”疑问句总数的96.110%,其中有82例使用了两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8.095%,915例使用一种疑问标记,占有疑问标记疑问句总数的90.326%。在这1013例有疑问标记的疑问句中,单独由疑问代词做标记的疑问句占71.570%,单独由疑问副词做标记的占11.451%,单独由疑问语气词做标记的7.305%,单独由疑问句式做标记的占1.185%,由敬语做标记的占0.395%,疑问代词做标记占绝大数。“二梦”中疑问代词(数词)可以分为“怎”字系(235例)、“何”字系(250例)、“那”字系(58例)、“多”字系(13例)、“甚”字系(100例)、“几”字系(25例)、“谁”字系(91例)六个系统,共有用例776例,可以构成特指疑问询问人、物、处所、原因、方式方法等,也可以构成反诘疑问,询问事理。“怎”字系、“何”字系疑问代词用例较多,各占30.283%、32.216%。“二梦”疑问副词系统分为“其”(3例)、“岂”(13例)、“莫”(10例)、“怕”(6例)、“敢”(“敢则是、敢便是”23例)”、“可”(58例)、“还”(8例)、“难道”(25例)、“得非(得无)”3例、“独”(1例)十个子系统,共有用例150例,其中“可”占比例较大,占38.667%。它们主要帮助构成测度疑问、是非疑问和反诘疑问,也可以构成特指疑问和选择疑问,但是用例较少。“二梦”中疑问语气词系统分为文言疑问语气词和近现代疑问语气词系统,其中文言疑问语气词包括“也”(30例)、“乎”(34例)、“否、未、无”(5例)3个,近现代疑问语气词包括“么”(50例)、“来”(10例)、“那”(5例)、“罢”(1例)、“不成”(1例)、“呵”(4例)、“哩”(7例)、“呢”(6例)8个,用例153例,“也、乎、么”是该系统的主力军,各占19.608%、22.222%、32.680%,其中有31例与疑问副词配合使用,48例与疑问代词配合使用,构成疑问。其可以出现在特指疑问、是非疑问、选择疑问、反诘疑问、测度疑问等句类中,灵活多样。除此,“二梦”中有表示选择疑问的“是不是……?”、“是……还是……?”、“是……是……?”、“是……?……?”“……也是……?”、“……?……?”“V得?V不得?”、“V也不V?”、“V不也V?”9种句式12个例子,可以说选择疑问句的句式都得到了体现。另外,以“尊、高、贵”等敬语构成询问,“尊、高、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疑问标记。
-
《邯郸记》与《南柯记》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
-
作者:毛宜敬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邯郸记》 《南柯记》 明清 传播
-
描述:当中呈现出的传播弱势形成鲜明的反差。对《邯郸记》《南柯记》传播情况的探讨,将有助于总结戏曲作品传播的影响因素,从而以此为鉴,反思当代戏曲传播日渐式微的原因,望能对今日戏曲艺术之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
广昌孟戏:濒危“非遗”困局待解陈厚兴刘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广昌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故事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广昌县境内,俗称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孟戏用高腔演唱,经专家考证,其唱腔具有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遗音。2006年5月
-
抚州采茶戏、宜黄戏一一上演近千名戏迷“相约春天”过足瘾
-
作者:暂无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的唱腔、演员们婀娜的形体身段、悦耳动听的伴奏音乐……给近千名戏迷献上了新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昨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