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61)
报纸(304)
学位论文(48)
会议论文(10)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9)
地方文献 (16)
地方风物 (8)
宗教集要 (3)
才乡教育 (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174)
2011(63)
2009(45)
2008(57)
2007(49)
2006(34)
1934(4)
1930(12)
1929(3)
191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60)
宁波日报(15)
司法公报(8)
鄞州日报 (5)
司法行政公报(3)
宁波出版社(2)
经济日报(2)
大众日报(1)
北京教育(普教版)(1)
内阁官报(1)
对黄庭坚诗歌的接受与明末宗宋诗风
作者:邱美琼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庭坚诗歌  接受  宗宋 
描述:冰,直接导引了明末的宗宋诗风。
《汉书艺文志考证》的文献学贡献
作者:杨万兵  来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汉书  艺文志  文献学  贡献 
描述:重视图书目录之学,广征博引,遍考四部,细心求证,持论皆有根据,不妄下结论,撰成《汉书艺文志考证》一书,开专事考、补《汉志》之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著述中的科教学术思想探析
作者:乐爱国  来源: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知识  教育思想 
描述:博学多识,著述宏富,他的为学宗旨在于经世致用,同时成为"通儒",二者统为一体,就是要成为"国家所望于通儒".王的众多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天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反映出王的科学教育
《困学纪闻》的史学思想
作者:吴漫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      史德  史德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  经世  经世 
描述:编次、语言风格以及对历史的评价之中,彰显了南宋末年一个理学家积极的入世情怀。
的“用事”观及其在古代诗学中的价值
作者:姚永辉 马强才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学  价值  用事  用事观 
描述:的用事论是其诗学主张中最有价值者之一。他可能是古代第一个具体论述诗歌需要用事的人。他认为诗歌要用事的原因是:一,用事可以表现诗人才华;二,某些体裁的诗歌必须用事;三,是诗歌的重要表达手段与表现
(少室山房笔丛)板本述略
作者:谢鸶兴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少室山房笔丛)板本述略
《少室山房类稿》板本述略
作者:谢莺兴  来源:东海大学图书馆馆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少室山房类稿》板本述略
我依恋着这一故土
作者:李秀忠  来源:延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悠久  刘志丹  依恋  杏子  沟壑  中国革命  养育  洛河  荞麦  马头山 
描述:我深情地依恋着这个养育了我二十几年的土屹崂,这个被誉为红都的黄土地,梁峁沟壑留下我蹒跚的脚步,田间地头掠过我稚嫩的背影,杏子河畔记载着我的酸甜苦辣。
明清文人元代诗学观之考察——以胡、顾嗣立为例
作者:杨亮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诗学观    顾嗣立 
描述:元代诗歌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接唐宋,下启明清。明代胡和清代顾嗣立对元代诗学批评贡献最为显著,其诗学批评思想和研究角度对后世研究者的影响极大,目前元代诗学研究仍在其基础之上进行,对其研究
中国古代自传文学中的仕与隐——以白居易、胡为例
作者:许菁频  来源: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自传  出仕  归隐  两难抉择  白居易   
描述:中国传统文人的出仕与归隐情怀在古代自传中得到了真实、细致的写照。在古代自传中,能在仕与隐中做出十分坚定的选择的传主可谓寥寥无几。在大多数传主身上,仕与隐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只是有的传主隐藏得较为成功,而有的传主则敞开心扉直抒胸臆。但正是这冲突的存在,使得古代自传具有浓烈而独特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