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430)
报纸(107)
学位论文(24)
图书(18)
会议论文(1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549)
地方文献 (23)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2)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58)
2013(28)
2011(45)
2010(36)
2007(30)
2005(19)
1999(17)
1997(15)
1991(14)
1987(5)
按来源分组
哲学研究(6)
美文(上半月)(2)
法音(1)
中国宗教(1)
教师(1)
淄博晚报(1)
老同志之友(1)
上海支部生活(1)
桂海春秋(1)
佛学研究(1)
吉利集团销售副总南良来商考察
作者:谢国庆   来源:商丘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吉利集团销售副总南良来商考察
祥:政协委员的角色不应是“经济人”
作者:暂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祥:政协委员的角色不应是“经济人”
论“外王”之学在宋代向“内”之学的转化
作者:李静  来源: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内  外王  封建统治  董仲舒  传统儒学  王安石  自我修养  《公羊春秋》  宋代理学家  天人感应 
描述:“内圣外王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其目的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内”与“外王”作为两种不同的治理天下的手段,本来以“仁”和“礼”的思想形式统一在孔子思想中。但是,秦汉以来,在地主阶级上升时
象山成说与儒家革命精神——道德主体性的张扬
作者:苏洁  来源: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革命精神  主体性 
描述: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一说支撑着其整个心学体系,从道德修养而言这实质是高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之为人的价值取向,因而造就其"人皆可成圣贤"的成观,法圣人变为做圣人,这种气质变化促成儒家革命精神
三峡巴东,千年文化视野中的灵山
作者:邱令钟  来源:湖北画报(湖北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视野  三峡  灵山  王安石  北宋  文化取向  苏东坡  诗词  宋词  楚辞 
描述:壹巴东多奇峰峻岭,有大河长川,更多岁月风雨……大约三千年前,廪君西迁,拓疆巴国,烽火相接,波伏浪涌。大风之歌没有及时地飘进三峡,魏武之鞭,挥不过长江以南——巴东,远离中原文明,它几乎是一片文化的荒漠。所幸这第一个公元千年即将结束之际,历史穿过
“内”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    《三经新义》  新学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内”还是“外王”―重新解析王安石讲学金陵的学术建构
作者:杨天保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金陵王    三经新义  新学 
描述:对象-一种极富“外王”指向性的“三经新学”,大有分别。
文登
作者:田序强  来源: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平寰宇记》  秦始皇  文人  得名 
描述:州治后来移于牟平、蓬莱等地,不过北宋苏轼在登州知府任上所写诗句“东鲁遗风至今在,十万人家读书声”,道的却是文登民风。所谓东鲁遗风,是指汉代大儒郑玄曾在文登城西15里的长山阳开院讲课,邑人读书求学
”与“礼”
作者:公输鲁  来源:群言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读书  周礼  崇尚自然  学而不厌  论语  齐桓公  禁区  老子  道家 
描述: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好的礼,《论语·八佾》称,周
第四届“陶杯”课堂教学观摩比赛揭晓临川一中教师获高中组一
作者:饶礼喜  来源:临川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的《让思想的荒原开出创新之花》一课,被评为第四届“陶杯”课堂教学观摩比赛高中组一等奖。此前,高维斌参加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