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讲述刘大年学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
作者:赵庆云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 马克思主义史学 刘大年 故事 人生 期待 唯物史观派 现代中国
-
描述:在学界近年绘制的现代中国的学术地图中,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等及其所代表的史料考订派无疑居于显著位置;与此相对应,曾经主宰当代中国史坛数十年的马
-
大师已乘黄鹤去 学术薪火永传承——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
-
作者:志峰 来源:中国金融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东升 董辅礽 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中国金融 董事长 缅怀 先生 老师 学术 传承
-
描述:的传遍了华人经济学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久久不能平息。
-
承诺如金
-
作者:邰耕 摘 于少双 摘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安 道德模范 承诺 品格
-
描述:参加全国道德模范大会的江苏代表团的一位84岁的老人刘绍安引起了我的注意。老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参加抗美援朝,后返回祖国。[第一段]
-
“有问必答”应是一种政府品格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文化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有问必答”应是一种政府品格
-
中国古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品格
-
作者:陈辽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古小说 三国演义 儒林外史 世说新语 齐桓侯 唐人小说 近代知识分子 老残游记 王安石
-
描述:中国古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品格陈辽“士”,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阶层。统治阶级的统治离不开“士”的效劳和支持。人民群众又把“士”作为他们的代言人。中国历四、五千年之久,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士
-
论曾巩的文化品格与诗文创作
-
作者:喻进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 散文 散文 诗歌 诗歌 影响 影响
-
描述:形成与北宋中期的儒学复古主义运动的关系。第二章阐述曾巩对“道”的理解和“道”对曾巩的影响。作为一名醇儒,曾巩对道的理解有着独特之处,曾巩的道偏重于心性修养,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尽性”就能达到“诚”的境界,就可以同流于天地,因此他特别注重心性涵养,做到去就语默都不悖于理。由于他强调修身为本,他的政治思想以教化为主。第三章阐明曾巩的人生思考和处世方式,曾巩在现实生活中常以对道的持守来超越现实困境。下编“诗文创作”共六章。第一章分析曾巩的文道观,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古文家的文道观进行比较,他的文道观与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由于他的政治思想重在教化,因此他很看重文学的社会政治功用。第二章对他的文章体式进行分析,包括九种文体。第三章着重从情感态度、文章结构、语言运用三个方面探讨其散文的艺术特点。第四章...
-
不“媚权”应是学校的品格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不“媚权”应是学校的品格
-
强健的筋骨 不屈的品格--《梅花》赏析
-
作者:张贯杰 来源: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王安石 宋神宗 保守派 阶级矛盾 政治主张 政治家 文学家 墙角 改革派
-
描述:仍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仍然保持着“孤芳不变”的节操,从这首《梅花》诗中,亦可见其气节。“墙角数枝梅”,“墙角”,是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数枝”,是说数量不多,与后边的“独自开”相呼应。意思是说,在不引人注意的墙角,生长着数
-
王安石的品格作风与熙宁变法的失败
-
作者:许维勤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的品格作风与熙宁变法的失败
-
“品格”应是培养学科带头人的首要原则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特殊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品格” 《教育发展研究》 学科管理 培养 学术化 学科群体 集中体现
-
描述:。这种学术化的管理,靠的是学科带头人自身的人格和学术相结合的综合魅力,[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