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学术带头人——陈郁林
-
作者:暂无 来源:张掖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陈郁林,大学本科学历,中医学士学位,现任市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于1985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中医皮肤病治疗近30年,为该院皮肤科学科带头人、市管拔尖人才,年接诊门诊患者4000余人次。
陈郁林1985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曾跟
-
严师慈父学术人生——记西南大学教授黄希庭
-
作者:佘颖 来源:经济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提起心理学,许多人总认为这是一门神秘的学科。但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南大学首位资深教授黄希庭眼里,这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
黄希庭与心理学结缘于半个世纪前。自1961年来到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的前身)50多年来,他领导的西南大学心理学学科从无到有,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博士点
-
钱茂伟著《王应麟学术评传》
-
作者:张昊远 来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研究成果 时代背景 宋元时期 史学转型 叙事史 相关研究 中国传统 评传 作者
-
描述:史的理解,将王应麟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一切从历史的起点理解王应麟的人生轨迹,展示了
-
为学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
作者:蒋丽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为学与为道之间:王安石《老子注》的价值转向
-
胡应麟的藏书思想、实践及价值研究
-
作者:张晶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应麟 藏书思想 藏书实践 图书馆建设
-
描述:分析总结其他藏书家藏书、治学经验的基础上,胡应麟清醒地认识到书籍聚散存亡的客观性,并始终坚持藏书治学的信念,以毁家的精神藏书,以考证的态度治学,不主观臆断,不迷信权威。博稽典故,以明舛讹;标明引证,以正学风,堪称学者型藏书家。胡应麟藏书不仅仅是简单的购买和收藏书籍,还涉及到版本的鉴定、文字内容的考据和校勘、藏书目录的编制、图书的辑佚、书籍真伪的考辨等一系列的学术活动,甚至还包括了二酉山房藏书楼的选址、建构以及书籍的整理等。因此,胡应麟书籍的搜求、收藏和整理就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实践活动,更反映着他爱书、惜书、为治学而藏书的思想。前人关于胡应麟藏书的研究经历了从陈述史料到分析史料的转变,但仍不能摆脱藏书作为辅助其他领域研究的工具而存在的局面。全面系统地剖析胡应麟的藏书思想及实践,并揭示其对我国传统私家藏书研究和现代图书馆在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加强区域联盟建设和坚持藏书适用性建设方面的借鉴意义,将成为当今胡应麟藏书研究的主流方向。
-
刘绍勇:
严格要求精细管理保证安全贡献价值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民航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进入7月,全国各地气温持续走高,东航集团总经理、东航股份公司董事长刘绍勇一行近日赴东航四川分公司慰问一线干部员工。
刘绍勇在与员工交流座谈时,认真听取了员工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对东航四川分公司组建两年多来的工作表示肯定。他说,分公司基本框架、企业文化、公司的管理思路基本形成,对市场
-
吴炳《绿牡丹》中净丑角色的喜剧价值
-
作者:卢旭 来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绿牡丹》 净丑 喜剧
-
描述: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以及情绪的突转异变,展现出本剧净丑角色的喜剧性审美意蕴及其所营造的喜剧氛围。
-
家藏明刻本《象山先生全集》的版本价值及简单对勘
-
作者:李长波 来源:西部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象山先生文集 荆门州学本 四部丛刊本象山先生文集
-
描述:本对勘,家藏本不及嘉靖四十年之处,道光三年本均与嘉靖四十年本同。可见道光三年本是以家藏本系列的文本为底本,对校嘉靖四十年本而成的,因此家藏本具有很大的校勘价值。其校勘价值不仅在于它很可能是道光三年本的底本
-
浅析陈自明《外科精要》“外治重灸法”的针灸学术贡献
-
作者:陈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陈自明 外科精要 针灸学术贡献
-
描述:,对于现代针灸临床、科研、教学都不乏学术价值。
-
展示汤翁艺术繁荣抚州文化第二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学术
-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牡丹亭》的演出需要更深一层的关注
从古至今,关于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的《牡丹亭还魂记》(1598,后称《牡丹亭》)都有大量的评论,研究活动也极其活跃,这些事实都足以证明这是一篇代表中国戏剧的作品。韩国对《牡丹亭》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韩国全译本也即将出版,今后国内将会更加关注对《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