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昌孟戏开台至今五百年
-
作者:吴若峰 来源:旅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祭祀方式 祭祀方式 戏曲文物 戏曲文物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 孟姜女 孟姜女
-
描述:一出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偏僻的山村农家族群中,以戏曲版本,家族祭祀方式,沿承传唱了五百余年。这出发现于江西广昌甘竹镇的族传祭祀戏《孟姜女送寒衣》,被国内戏剧研究家称之为活的戏曲文物。每到
-
广昌孟戏民歌时调的原生态特质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民歌时调 民歌时调 原生态特质 原生态特质
-
描述:以广昌孟戏为例,着重分析明清戏曲中遗存的民歌时调元素问题,重点对明万历年以后流行的【驻云飞】、【山坡羊】、【锁南枝】、【傍妆台】、【寄生草】以及清与近代的小曲【夫妻观灯】等6支民歌时调的曲牌音乐体系
-
广昌“孟戏”高腔曲牌的声腔特点
-
作者:高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戏 声腔 曲牌 特点
-
描述:广昌"孟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了五百余年。经专家考证,其唱腔是明代四大声腔之首的海盐腔遗响。因此,本文从"孟戏"曲牌的声腔为例进行分析,主要论述高腔曲牌在"孟戏"声腔中的特点。
-
汤显祖《庙记》与广昌孟戏
-
作者:毛礼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
描述:抚州宜黄县在明代是江西戏曲繁荣之地,许多地方戏曲腔调都在此地盛行一时。而记载这段历史的重要文献,便是汤显祖为宜黄班所撰《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简称《庙记》)。
-
大师与历律——《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历律 文化
-
描述:,其文化影响,深刻而久远。
-
大司乐与师保:《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司乐 师保 《周礼》 文化
-
描述:《周礼》以乐官之长大司乐通掌国学之政是有历史根据的,行使《周礼》大司乐职能的是师保之官。师保之官与乐礼、乐教、乐官有不解之渊源。师保制度的形成、确立与以礼乐制度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宗法制国家的起源是一致的。
-
四夷乐官与夷夏之辨——《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夷”乐官 夷夏之辨 中国 文化
-
描述:周代宫廷设立四夷乐官与夷夏观念有关。夷夏本非族称,其称谓源于古老的贡纳制度。夷夏之辨只是以斗极崇拜为根据的传统中国观念或天下观念的反映,它喻示了礼乐因袭的传统及中国文化多元熔铸的基本模式。
-
文化辞典
-
作者:暂无 来源:散文诗:下半月.校园文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辞典 文化 形容词 修辞手法 王安石 “绿” 动词 词作
-
描述:[词性混用]诗的修辞手法之一。指本来作形容词或名词的用来作动词,或名词作形容词用等。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形容词作动词用。
-
江西广昌孟戏祭祀本质论:以甘竹曾村孟戏为例
-
作者:陈利利 来源:大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昌孟戏 广昌孟戏 祭祀 祭祀 本质 本质 曾村 曾村
-
描述:广昌孟戏于每年新春酬神祭祖演出一次,数百年未中断,并成为当地一种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由于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古老祭祀性质,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即以广昌甘竹曾村孟戏为例,在先前学者研究
-
[文化]青春版《牡丹亭》戏外戏
-
作者: 王寅 许培鸿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因为延续昆曲四百年香火的一点尘心,两岸文化人联手合作,用一年时间推出九小时昆曲大戏《牡丹亭》。这出“青春版”尚未登陆台岛,戏票已销售一空。
缘起
●2002年,白先勇应邀在香港为大中学生讲昆曲,演讲的主题是《昆曲中的男欢女爱》。
最近一年,白先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多少次往返于台北和苏州之间,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