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再犯古人的“自负病”
-
作者:李付春 来源:秘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布政使 至圣先师 孔子 交往 阮元 老聃 音乐 周礼 清朝 学习
-
描述: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跟知书达理的人交往。孔子,本是至圣先师,拥有弟子三千,却为人谦和。孔子曾师从谈弘、师襄、老聃等人,向他们学习音乐及周礼,留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千古名言。但有些人,自以为官
-
“乡”起源于周朝
-
作者:何军林 李莉 来源:建筑工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汉时期 乡党 春秋战国 西周 起源 周礼 封建社会 中国农村 记载 孔子
-
描述:《周礼.大司徒》中关于"五洲为乡"的记载,是我国乡制的起源。西周时"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洲,五洲为乡"。后以"乡党"泛指乡
-
论语《八佾篇》
-
作者:暂无 来源:走向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释义 季氏 原文 子曰 卿大夫 周礼 诸侯 君子 论语
-
描述:【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释义】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
-
史·实·人
-
作者:漃磬 来源:美文(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孔子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广播 司马迁 中国文化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文化 皇帝
-
描述:"文革"记忆"文革"期间,资讯不很发达。那时没有电视,更奢谈网络。主要媒体除了报刊,似乎就只有广播了。对于连肚子都填不饱且识字也不多的广大农民而言,阅读报刊既是奢望也显多余。好在那时广播很普及,除了大街上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外,几乎每家每户都装有一个小匣子喇叭。每天天不亮
-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
作者:张炜生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敏于行 孔子 周礼 周王 太庙 先祖 考察 铜铸 台阶 封条
-
描述:孔子一生,崇尚周礼。一次,他考察周王祭先祖的太庙时,看到台阶右侧立着一个铜铸的人,铜人的嘴上被贴了三道封条。孔子绕着这个铜人仔细查看,发现铜人背面刻着这么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说这是古代
-
《论语》那些事儿(七)
-
作者:暂无 来源:读写天地(小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春秋时期 孔子 子张 子贡 子夏 做事 周礼
-
描述:听故事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相比.谁比较贤能?”孔子说:“子张做事有点过头,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而子夏做事有点不足,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接着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更贤能
-
王应麟蒙学研究
-
作者:吴清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应麟 蒙学 蒙书 蒙学思想
-
描述:想分析。好在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正确认识王应麟的价值。2008年2月,由清华大学中国古代文献研究中心和鄞州区合作建立“王应麟学术研究基地”,并随之展开了一系列的文献整理工作,为王应麟蒙学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研究
-
作者:彭启福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 心学诠释学 儒学
-
描述:心学诠释学思想的先声。就其具体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孟子的“良心”说,是陆九渊“本心”说的思想源头,甚至作为陆学核心概念的“本心”一词也直接取之于孟子。(2)孟子的“居仁由义”说
-
真德秀的文体学思想
-
作者:任竞泽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真德秀 文章正宗纲目 文体学思想 辨体 王应麟 吴讷 四分法
-
描述:真德秀丰富而系统的文体学思想,主要从《文章正宗》的编纂中体现出来。真德秀的文体学思想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文章正宗纲目》所体现出来的,二是王应麟《辞学指南》和吴讷《文章辨体》中所引真德秀文体言论
-
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
-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方法 陆九渊 学思 心学 “六经注我” “格物” 学术理路 相统一
-
描述:陆九渊倡导的“六经注我”不属于文本诠释方法,而是一种为学的路径。陆九渊对“读书”、“格物”、“穷理”、“道德本心”诸问题的分析,透显了他力图使“尊德性”与“道问学”相统一的学术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