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788)
报纸
(1064)
学位论文
(49)
会议论文
(25)
图书
(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812)
地方文献
(91)
才乡教育
(18)
宗教集要
(7)
红色文化
(6)
文化溯源
(5)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2)
按年份分组
2010
(236)
2009
(190)
2006
(94)
2002
(55)
2001
(59)
2000
(48)
1998
(67)
1993
(31)
1978
(4)
1977
(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23)
孔子研究
(13)
人民论坛
(5)
哲学与文化
(4)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1)
经济师
(1)
中国传媒科技
(1)
古籍研究
(1)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
相关搜索词
孔子
宇宙
“中国制造”
哲学
城乡经济发展
李觏
周礼
宋代
圣山
南洪北孔
北宋时期
人才辈出
王安石
程朱理学
好官
超越
感性
大司乐
天命观
封建统治
太极思想
汤显祖全集
塞万提斯
周代
史官
僭越
周禮
吴
党争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孔子与杜威──读吴森先生「杜威哲学的重新认识」有感】搜索到相关结果
67
条
陆象山「心即理」
哲学
与其「易简工夫」论
作者:
黄甲渊
来源:
鹅湖学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
理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描述:
陆象山「心即理」
哲学
与其「易简工夫」论
朱陆之辩的
哲学
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
作者:
彭永捷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陆之辩
《孟子》
学术渊源
“志”
“理”
哲学
实质
陆九渊
陆象山
“心”
伦理与道德
描述:
如果把握了这条主线,这一时间跨度较长时期内的哲学理论分野以及这一时期
哲学
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就进一步明确了。朱陆之辩,也并不局限在中国儒学范围内,它也伴着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争论,传播到了古代的朝鲜和日本
关于郑玄注释中“
读
为”“
读
如”的再思考
作者:
张能甫
来源:
古汉语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郑玄
《周礼》
“读若”
《仪礼注》
语言环境
释义
拟音
术语
《礼记注》
描述:
关于郑玄注释中“
读
为”“
读
如”的再思考张能甫“
读
为”、“
读
如”这两个术语,前人如段玉裁、王力、洪诚等都有研究,但是都不太令人满意。段玉裁在他的《周礼汉
读
考》中,严格确定了这二者的区别:“
读
为”表示易
《
读
荀子札记》志疑
作者:
李亚明
来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读
荀子札记》
“知”
《说文》
杨注
《读书杂志》
《子虚赋》
“理”
动宾结构
吕氏春秋
《周礼
描述:
《
读
荀子札记》志疑
读
《陆王心学研究》
作者:
姜国柱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性之学
陆王
思想渊源
学术思想界
陆九渊
王守仁
哲学家
分析论证
研究成果
描述:
心性之学,一直为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而真正形成为心学学派,则始自于南宋的陆九渊,集大成干明代的王守仁,故学术思想界称之为“陆王心学”。
读
《闲情偶寄》札记
作者:
杜书瀛
来源:
学习与探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闲情偶寄》
“机趣”
个性化语言
戏曲语言
李渔
语言个性化
汤显祖
“心”
性格特点
《吴宓自编年谱》
描述:
读
《闲情偶寄》札记杜书瀛漫说“第一”“第二”寻常人们所称“第一”、“第二”云云,一般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价值的大小、高低,地位的轻重、显卑,譬如楚汉相争项羽最盛的时候,那真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何等
读
《氾胜之书》札记
作者:
李根蟠
来源:
中国农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土壤耕作
《四民月令》
耕作栽培
农学史
肥料
复耕
神农
类根瘤
《周礼
描述:
薄;习称的"溲种",从其渊源和与原始施肥的关系看,应称之为"粪种";书中"尹择"当系《尹都尉书》的作者,尹氏粪种法系神农法的发展;"豆有膏"反映了古人对大小豆根瘤肥地作用的认识。这些考证有助于加深对汉代农学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认识。
《
读
〈孟尝君传〉》备课札记
作者:
赵彩琴
来源:
中学语文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尝君
王安石
治国安邦
备课
政治家
概念
教学用书
驳论文
狭隘
谋略
描述:
干的人。
叶适的经学评论与理学批判
作者:
朱汉民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习学记言序目》
孔子
道学家
《周礼》
经学
道统论
研究考证
“太极”
学术史
《论语》
描述:
叶适的经学评论与理学批判
大隐隐于朝
作者:
冷成金
来源:
领导文萃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东阳
褚遂良
杨一清
王安石变法
武则天
孔子
太监
隐逸思想
邵雍
《明史》
描述:
汉武帝时的东方朔提出了朝隐。朝隐即隐身“金马门”中,把独立自由的人格巧妙地融入宦游之中,既能做官,又不同流合污,甚至还能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