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大爱希冀花开
-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科技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让铁石心肠受到心灵的震撼;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让迷途航船找到温馨的港湾;爱心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让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一直以来,四川省民生研究会爱心公益促进部部长黄希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一颗又一颗心。黄希认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他人越多,自身的快乐也越
-
文化翻译视域下的译者文化风格研究
-
作者:曹迎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翻译 译者文化翻译风格 《牡丹亭》 许渊冲 白之
-
描述:换到另一种语言的语言活动,翻译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翻译研究的视角扩展到影响翻译活动的各种外围因素、翻译的过程以及译者行为研究等方面。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关键角色,译者的主体性
-
一种文化塑造一座城市
-
作者:邵沉 来源:人民政协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10月15日,民进江西省抚州市工委会同市政协提案委来到市文化局,督办民进界别在市政协二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关于做好2016年汤显祖品牌打造大文章的建议》,为推动抚州打造汤显祖文化品牌建言
-
以文化促玫瑰之乡新发展
-
作者:暂无 来源:济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王相强(左)在田间调研
个人名片
王相强,市文广新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平阴县玫瑰镇刁山坡村“第一书记”。
帮扶理念
打基础、谋长远,加快发展、积蓄后劲,实现村民得实惠、支部得巩固,将帮包村建成多业发展、实力雄厚的富裕文明新农村。
刁山坡村是平阴县原刁山坡镇驻地村,现有农户410户
-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的悠长演化,訛譹从理论高度和理想高度,对中国文化应该有怎样的京城
-
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在昆开幕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桑国卫在秦光荣、李纪恒等陪同下参观展馆。本报记者 雷桐苏 禹江宁 摄
●打造云南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基地
●切实保护好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宝库
●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发展
本报讯(记者 季征 张潇予 谢炜) 昨日上午,由昆明市政府与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办,以“生物资
-
汤显祖大剧院演员南昌时尚演出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昌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艺术节公益展演现场
本报讯 记者 吴燕 文 聂俊鹏 图 作为第五届江西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进社区首场演出9月8日下午在南昌市八一公园百花大舞台举行,此次首场演出由抚州市汤显祖大
-
乌纱帽的由来:因为京城灰霾大?
-
作者:暂无 来源:半岛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乌纱帽是怎么来的?原来还和天气有关系,在唐代、北宋时期,因为京城的风沙大,灰尘多,因此出现了用皂纱遮面的帽子,这也就是乌纱帽的前身,又名重戴。而到了南宋,因为都城迁往江南,江南气候温润,灰尘不多
-
王益区以“大生态”统筹“小城镇”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李阳报道:站在王益区王益乡塬畔村俯瞰王益区,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树林,绿化景观体系、文化景观体系、亲水休闲体系等构成的人民公园尽收眼底,抬眼蓝天白云,深呼吸有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这是王益区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崛起的一个缩影。今年,王益区投资396.5万元开展了绿色王益春季战役和秋季补植
-
城镇化大受益者 应是农民而非政府
-
作者:暂无 来源:理论参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镇化过程 进城农民工 地方政府 受益者 农村经营管理 统筹城乡发展 民工经济 社会福利
-
描述:为最大的受益者。城市对农民工经济上接纳,社会福利上排斥,已经开始阻碍我国城镇化继续健康发展。在城镇化的投入问题上,地方政府也好,中央政府也好,都不要当城镇化过程中利益的受益者,政府更多应该扮演服务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