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的政治思想与实践
作者:孙华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思想  实践 
描述:陆九渊通过大量的政治实践来使得其政治思想得以变为现实。
王安石散文特征成因浅析
作者:张珂  来源: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  议论  古文  新学 
描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其散文古奥深邃,极重功利性,与政治联系密切且多议论,因此读之虽有雄健之势却稍欠美感.这一特征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以及王安石的个人文学观有着密切联系的.
学生应是高中政治课的主人
作者:刘怡静  来源:科教新时代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生  主人  政治  高中 
描述:孔子是最早主张学习要敢问善问之士,正是“不耻下问”使其名垂千古。可见让学生提问是何等重要。
从陶渊明的归隐看魏晋士人的价值观
作者:欧阳小桃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诗品》  《沧浪诗话》  魏晋  艺术风格  隐逸诗人  胡应麟  隐逸生活  价值观  《诗薮》 
描述:生活,又是一位大诗人,所以钟嵘在《诗品》中又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宋代士人审美心理多元化的文化成因
作者:高杨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美心理  陆九渊  宋代士人  多元化  文人士大夫  朱熹  士人精神  形成与发展  现实与理想  理学 
描述:理学对于宋代士人精神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它既能协调士人精神中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又能使其各流派在学理轨道上互相掣肘。这样,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
王安石政治
作者:新会梁启超  来源:广智书局 年份:190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王安石政治
论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
作者:刘祚昌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士大夫  司马光  评价历史人物  新旧党争  政治品德  纪事本末  北宋  传统观点  神宗 
描述:自圣,狂妄自大;刚愎拒谏,喜同恶异;重用阿谀之“小人”,打击陷害异议者;统制思想,压制舆论,实行学术专制和特务统治,手段残暴而行经卑劣。其恶劣的政治品质和作风,使小人当道,士大夫离去,新法推行中弊端
书生报国与文人境界
作者:国风  来源:啄木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东林党人  孔子  中国历史  士人  士大夫  孟子  王安石  范仲淹  政治改革 
描述:中,正透露出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艰苦卓绝的风骨。
苏轼与大爱
作者:潘殊閑  来源:蜀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州城  士大夫  海南  思想  杭州  百姓  士人  苏轼  仁政爱民  王安石 
描述:苏轼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其大爱无疆的人伦情怀、卓越的才情智慧、非凡的文学艺术成就,令万世景仰,永放光芒。本文凝就其大爱思想与大爱行为及其影响作一梳理探讨。苏轼是一个极富大爱之人,其大爱思想与行为表现在许多方面,要而论之,有以下三个方面。
宋高宗朝科举制度的重建和改革
作者:朱瑞熙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高宗  特奏名  四川  十七年  重建  士人  三十年  出身  王安石  科举制度 
描述:宋高宗赵构是南宋时期的第一位皇帝,公元1127年至1162年在位。在他的统治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一年的初步重建阶段、绍兴十二年至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