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作者:王新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吴澄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地境界 
描述:贯通,由理气所造化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有机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存天理去人欲,遏抑因气禀所带来的感性欲念的伸张,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挺立道德理性、价值理性,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的天地境界,亦即圣人境界。
论荆公新学的思想特质、历史地位及其与理学之关系
作者:范立舟 徐志刚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荆公新学  儒家学说  易学  理学 
描述:注经之学的义理之学,其与理学之歧义落实于本体与工夫之上。
王安石、宋高宗对理学的大贡献
作者:汪圣铎  来源: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宋高宗  《孟子》  考试科目  知名度  官方 
描述:宋朝而言,就有李觏、司马光、苏轼、苏辙等知名度很高的人,对孟子的正宗继承人地位提出过挑战,撰文挑《孟子》的毛病。
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作者:王国猛 徐华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陆九渊  1139  1193  心理  哲学思想  研究  朱熹  1130  1200  理学  哲学思想  研究 
描述: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
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对汤显祖“以情格理
作者:刘小梅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欲之辩  理学  王学  尊情抑理  化情归性 
描述:该是"化情归性"而非"尊情抑理"。
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
作者:王新春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  易学  天人之学  天理  人欲  天地境界 
描述:出的天人万象相互内在,息息相通,一体无隔,构成一无限宏大的一本而万殊的有机宇宙生存共同体与生命共同体;万象如此而相连一体、动态流转着的这个世界,亦遂成为人的整个生活的世界;人应透过自觉的德性涵养修为工夫,变化气质,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一而不二的本然正性,豁醒自足之整体人文生命理性意识,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与自觉而圆融体现者的天地境界,进而挺立自己生命的主体性,确立应然的正大宇宙人生担当,促成天理沛然流行、和谐有序而通泰的有机人的生活世界的建立。
陆象山没有唯心主义认识论
作者:龙跃牛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认识论  认识论  对象论  对象论  价值论  价值论  知至  知至  本体论  本体论  思维与存在  思维与存在 
描述:中国哲人在哲学的内容上是把自然界和人本身作为人伦价值来思考,这种思维不属于对象论;在方法论上陆学的“发明本心”和学而“知至”仅仅是涉及修养方法问题,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论。
论陆九渊心学唯心主义
作者:王茂  来源:中国哲学史学会 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论陆九渊心学唯心主义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作者:牟宗三  来源: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理学  理学  研究  研究 
描述: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应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作者:庄善忠  来源:大庆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郭沫若的泛神论思想应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