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进一步的“哥白尼回转”——从余英《朱熹的历史世界》说起
作者:斯彦莉 黄振萍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  王安石  朱熹  理学史  政治文化 
描述:德同风俗”等方面 ,王安石都为后来的理学家特别是朱熹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通过改革科举等制度变革在客观上为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吴炳实考辨及其传奇平议——兼向蒋星煜先生请教
作者:孙秋克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描述:吴炳实考辨及其传奇平议——兼向蒋星煜先生请教
再论周人的结婚年龄
作者:南玉泉 张志京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始婚年龄  最晚婚龄  早婚  法律规定。 
描述:庶,即平民百姓的,贵族则不受此限制。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指出上述观点的不妥之处。同时,运用典籍记载、各代法律法令、考古发现,文学作品等史料,确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是指周人结婚的最晚年龄,始婚年龄则与汉唐各代大体一致,即男子二十上下,女子十五上下。这也是人类自然生理属性的反映,庶民间的结婚年龄可能比贵族会更自由一些。
四库家藏 周礼注疏 (一)
作者:  郑玄注  来源: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四库家藏 周礼注疏 (一)
周礼》备荒救灾思想浅论
作者:甄尽忠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备荒  救灾  思想 
描述:周礼》中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备荒、抗灾、救灾思想,其主要措施有储粮备荒、禳天弭灾、节财省用、减赋免役、调粟赈民等。救荒赈灾的费用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同时,积极鼓励邻里互助,共度灾荒。
周礼》之吉礼新注
作者:李复华  来源:成都文物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吉礼  祭祀礼仪  民俗文化 
描述:“吉礼”系《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五礼之首,其次为凶、宾、军、嘉(亦作佳)四礼。由于十三经(其中特别是《周礼》、《仪礼》、《尚书》)历来就有对其真伪、年代、作者和意义等方面,歧义繁多,争论不休
简论周礼全先生的预设理论
作者:陈道德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预设理论  语言逻辑 
描述:周礼全先生创造性地提出了预设规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预设定义,然后运用他的预设定义分析了直陈话语、疑问话语、命令话语的预设。他的预设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语言逻辑理论宝库。
凤兮凤兮何去来——从《论语》看孔子的仕隐情结
作者:孟庆茹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论语  孔子  仕隐情结    周礼  仁政 
描述:《论语》记载了孔子对隐逸问题的深刻思考。孔子的基本仕隐观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但救世精神及仁政理想又使孔子突破其仕隐观的束缚,积极求仕。最后,孔子在理想成空的情况下怀道归隐。使孔子实现从仕到隐这一人生转折的是中庸思想,仕隐情结伴随孔子的一生。
李纪恒在马山上林调研指出   抓好落实是最重要的道理
作者:曾永联  来源:广西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马山讯(记者/曾永联)4月21日至22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到马山和上林两县调研。他指出,真学广东,加大招商,必须真抓实干;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有千道理万道理,但最重要的道理是抓好落实。$$在马山县,李纪恒考察了民族团结友谊路、隆腾铁合厂、百龙酒精厂、美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百龙
李纪恒与农民“三同”指出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作者:曾永联  来源:广西日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横县讯(记者/曾永联)8 月25日至27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南宁市委书记李纪恒冒酷暑,顶烈日, 轻车简从,前往横县和兴宁区农村与 农民“三同”。他指出:“干部下乡与 群众‘三同’,目的就是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帮之以需,给 之以利。”$$ 在横县和兴宁区农村,李纪恒与基 层干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