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53)
报纸(189)
图书(135)
学位论文(105)
会议论文(5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69)
地方文献 (44)
才乡教育 (10)
红色文化 (5)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3)
非遗保护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4(190)
2013(105)
2011(153)
2010(119)
2006(83)
2005(66)
2001(51)
1997(35)
1960(12)
1936(13)
按来源分组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13)
知识窗(2)
当代职校生(2)
作文升级(1)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周粟·周风·周礼:谈岐山嫂子面
作者:傅功振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岐山嫂子面  周粟  周风  周礼  亲情文化  和文化 
描述:礼仪中的亲情文化与"和文化".
吃菜
作者:陈鲁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吃饭 
描述:《曲洧旧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安石执政时,有人说他爱吃獐脯,他的夫人觉得奇怪,就问左右:“你们怎么知道王相公爱吃獐脯昵?”左右回答说:“大人每次吃饭,都只把獐脯吃光,别的菜却剩下了。”夫人又问
吴炳来青送温暖
作者:暂无 来源:青田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日前,市政协副主席吴炳在副县长叶群力的陪同下来到高市乡东源口村,对部分老干部、困难户和低保户进行了走访慰问。 吴炳一行相继登门走访了东源口村王长根、彭超南、季祝华、邱玉溪、邱金贵等家庭困难户
藏悟语 空余“黄鹤” 田 可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国时期奥略楼照片 奥略楼建成于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是原湖广总督张之洞升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后,门生僚属集资为纪念他而在蛇山黄鹤楼遗址附近修建的。 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原湖广总督张之洞调任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在离鄂赴京上任之后,他在湖北的老部下和门生故吏,为
汤显祖捐资办书院:邓
作者:暂无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汤显祖有篇《贵生书院说》,广东徐闻县百姓把它镌刻于石碑上,竖立在贵生书院内,一直保留到现代。“文革”之前,著名戏曲家田汉访问徐闻时,细读遗碑碑文,感慨万千,并赋诗一首:万里投荒一邑丞,孱躯那耐瘴云蒸。忧时亦有江南梦,讲学如传海上灯。应见湎茄初长日,曾登唐塔最高层。贵生书院遗碑在,百代徐闻感义仍。
形象及其在《牡丹亭》中的作用
作者:朱莉丽  来源: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      杨氏娘娘  杨氏娘娘 
描述:中的李夫妇的生活态度和生存状态可以看成是作者所追寻探索的一种生存方式。
《船山诗草注》出版
作者:胡传淮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船山  张问陶  司马相如  出版  陈子昂  巴蜀  清代  扬雄  李白  虞集 
描述:巴蜀之地,山川钟秀,英才挺生,以文学擅天下之胜者几二千年。自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以降,陈子昂、李白、三苏父子以迄虞集、杨慎诸公,实雄出其间,而为天下长。迨至清代,隽才云蒸,诗家辈出,张问陶尤绰为大宗。
书画无为自高:记著名书画家刘绍民
作者:袁洪量  来源:神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画家  书法  用笔  著名  书画作品  无为  楷书  书画艺术  结构严谨  现代工艺美术 
描述:书法导报》、《中国艺术报》、《中国艺林》选刊,入编《中国书画艺术博览》,《当代书画艺术精英墨迹精赏》等书。曾应邀为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片《罪恶的杀戮》题写片名;为几十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创作过书画作品,深受好评。现为当代著名书画家联谊会会员。
胡瑗的为与为师
作者:文正东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瑗  宋神宗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马光  文天祥  孔孟 
描述:有一个人,宋神宗称之学宗孔孟,教行苏湖。有体有用,斯文范模。诚斯文之模范,为后世之钦崇;明嘉靖帝封之为先儒胡子;范仲淹赞其为孔孟衣钵,苏湖领袖;王安石尊之为天下豪杰魁;苏轼推之为章为万世程;司马光颂之为苏湖之教,造士有术;文天祥敬之为一代瞻仰,百世钦崇;米芾赞之为宽厚纯诚,躬行力践……
应是一片欢喜境界
作者:罗志田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境界  轻松愉快  常态  学校  仁者  生活  学生  乐山  烦恼  智者 
描述:学生天天处于"不亦恼乎"的状态,老师也绝不可能轻松愉快,于是大家都在烦恼郁闷中生活。这正是今日学校的常态,却绝对不应是学校的常态!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时代,愉悦似乎是个常态。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