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炳《出水芙蓉图》
-
作者:新民 来源:开封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资料图片
水芙蓉就是莲花。古时将陆地上的芙蓉花称作“木芙蓉”、“木莲”,而将水中的莲花称作“水芙蓉”、“芙蕖”、“荷花”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奉作“君子”的象征,被尊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出水芙蓉图》纵23.8厘米,横25.1厘米,绢本,设色。现
-
吴宏聪:薪尽火传
-
作者:夏和顺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吴宏聪教授。(资料图片)
?上世纪七十年代吴宏聪(右)与沈从文夫妇。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
“我只是一个教书匠,能让学生们汲取知识并得到启迪,是我最大的欣慰和满足。”这是吴宏
-
吴与弼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廖增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修养 道德
-
描述:于体悟“圣人之道”。吴与弼常叹笺注之烦,无益有害,故不轻著述。他的文集多以语录形式刊行于世,《康斋集》涵盖了其理学思想的全貌。吴与弼主张“寻向上工夫”,提倡静中体验。他开创的崇仁学派,成为南方理学
-
吴与弼的理学思想
-
作者:张运华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与弼 "心" 端坐 静悟
-
描述:在理学向心学转变的过程中,有三位理学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分别是薛碹、吴与弼和陈献幸,而吴与弼与陈献章有师徒之情,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之宗”.研究吴与弼的理学思想,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陈献章
-
吴宏昀作品展
-
作者:吴宏昀 来源:金山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声石韵——吴宏昀书画印作品集》、《吴宏昀书法篆刻选集》、《中国书法家名信片——吴宏昀》等专集。
-
吴宏丰
-
作者:暂无 来源:潮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宏丰先生,现任素提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宏丰先生祖籍汕头市潮阳四区胪溪乡(今属潮南区胪岗镇)。1931年在泰国出生,幼年曾赴华求学,后返回泰国,先后进入中文及泰文学校继续学习。青年时经
-
吴炯的诗
-
作者:吴炯 来源:黄河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吴炯的诗
-
吴嵩梁诗歌研究
-
作者:孙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嵩梁 诗学观 诗歌 艺术特征 影响
-
描述: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师承、交游二方面探寻吴嵩梁诗学理论渊源;并结合《石溪舫诗话》,针对其“博学兼收”和“重清厌浊”的诗学观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其诗歌文本的解读,剖析吴氏创作心态,审视其诗歌创作
-
吴征镒遗体告别仪式举行
-
作者:暂无 来源:春城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吊唁者献上白菊寄哀思 本报记者 付兴华 摄
本报讯昨日上午,昆明市殡仪馆告别厅内挽幛轻垂、白菊寄思。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横幅下方是吴征镒院士的遗像。吴征镒
-
吴炳炎,与团圆有个约定
-
作者:暂无 来源:张家口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着不老亲情!
中秋节前一天上午, 93岁的吴炳炎老人备齐行囊,从张家口出发, 经北京回到了台湾与家人共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