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张居正与海瑞:改革臣为何互不相容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海瑞  改革派  明万历  改革创新  王安石  理性  都察院  互不相容  态度 
描述:京的中央机构,自永乐北迁后多为闲秩,而海瑞复出不久,就向万历上疏,“举太祖法剥皮囊草及洪武三十年定律枉法八十贯论绞”,要求在万历之世行洪武酷法治贪,罔顾情势变迁,引得朝议纷纭,万历不得不出来息事宁人。这事发生在海瑞身上,并不奇怪。这位以“尸谏”嘉靖闻名的直臣,在隆庆三年(1569年)巡抚应天时,就不识时务地力遏土地兼并,乃至不惜开罪前首辅徐阶,搞得官怨沸腾。官场的评价是海瑞“滞不达政体”,然而作为道德模范“镇雅俗,励颓风”,则“未为无补”。 万历首辅张居正对海瑞的看法亦大抵如此。然而张居正甚至对海瑞“镇雅俗,励颓风”的作用也视而不见,当国十数年,“惮瑞峭直,卒不召”。海瑞赋闲之时,张居正大刀阔斧改革,使得明代俨然有中兴之象。“宰相肚里能撑船”,张居正的识见与胸襟自然远非以指摘谋进身的言官可比,然则中兴名相为何也容不下道德模范? 分歧在于对待“祖宗之法”的态度上
如果这是宋史 5 王安石变法
作者:高天流云  来源:辽宁教育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宋代  通俗读物  王安石变法  通俗读物 
描述:不同,才发生了冲突;宋神宗是有理想的,想大有作为,只是太急躁了才导致最终失败……等等等等。
袁嘉谷“状元”浅识
作者:雁寒  来源:创造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袁嘉谷  经济特科  状元  云南  考试  翰林院  应试  周礼  清廷  功名 
描述:入翰林院,授职编修,不久清廷开经济(经世济民)特
市政协召开常委会,吴宏蔚要求:积极献计献策推进“三”发展
作者:刁志远  来源:京九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上午,市政协召开三届二十三次常委会,专题审议如何促进我市“三”事业发展。市政协主席吴宏蔚,副主席胡学亮、崔道山、万克才、刘德文、刘明亮、李德民、朱明伦、岳爱云及秘书长白克山出席会议。市
海内外京剧名黄鹤戏楼开唱瞧!英国日本票友唱得多投入京剧节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纷纷登台献唱。今日黄鹤戏楼里还将再演一场。 海内外京剧票友演唱会由湖北省
奎:化歧视为动力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残运会人物 在日前举行的残运会男子坐式排球比赛中,浙江队以3∶0击败甘肃队,最终排名第三,获得一枚铜牌。浙江队中的单奎和江董董分别来自奉化和北仑。比赛结束后,身为主力队员的单奎略感遗憾
要眼镜 更要眼睛 记者 奎建
作者:暂无 来源:松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这里指的是近视、弱视、散光等有眼睛病症的人越来越多。眼镜店随着这样的人群也在悄悄增加。戴眼镜不同于穿衣戴帽那样随意,必须要有专业视力验配师为您验光、测配,方可配戴防治眼睛近弱视、散光等病症的眼镜。因为眼镜是科学产品,必须用科学方法去使用它。其实我们身边大多数人只是盲目使用了眼镜
借你一双慧眼吧 本报记者 奎建
作者:暂无 来源:松原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一)左眼 报刊上铺天盖地的房地产广告中,大多数存在“美容”加工问题。就是精心将“雀班”隐去,只字不提,大肆将经过“化妆”的亮点隆重推举出来,以迷惑购房者。其常用的词汇有:顶级、至尊、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24小时全方位服务,体贴入微的物业管理、依山傍水的窗外景色等等。以下为其综合现象。 距离浓缩
诒让论译学(翻译理论史话)
作者:陈福康  来源: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诒让  翻译理论  译学  章太炎  语言文字  开民智  变法  目录学  文献学  周礼 
描述:诒让(1848—1908)与俞樾、章太炎并称清末三学者,有"经学殿后"、"朴学大师"之誉称。他在经学、史学、子学、甲骨学、金石学、校勘学、目录学、文献学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又是晚清最杰出的教育家
社会变迁与知识分子的探索:以吴慈为例
作者:赵欢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描述: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在护法运动和北伐运动等政治活动中四处奔走,为孙中山的政治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寄希望于通过建立议会,实行宪法,以求达到国家民主的目的,然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其放弃了政治救国的想法,转而以创办工厂,开矿采矿进行实业救国。他先后筹办浙江长兴煤矿、湖北鄂城铁矿和江西乐平锰矿三个矿场,筹措资金,添置设备,本想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大干一场,终因时局动荡,外商毁约而停产。在国家遭受外敌欺辱,人民奋起反抗之时,他投身于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事业中。为了不让人淡忘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他义无反顾地编纂《庐山志》和《江西通志》(稿本),为江西的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他与时俱进,顺应潮流,提出在面对社会变化中的独立见解,而且还主动地去适应这个已经变化的社会。他在社会变革中努力地提出自己的应对之策,并且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变革,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他的人生实践带有鲜明的时代痕迹,他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