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周亮工活到了“三藩之乱”之后吗?
作者:陈圣宇  来源:书品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亮工  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末清初  诗人  钱谦益  诗坛  诗集   
描述:周亮工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当时诗坛巨擘钱谦益称赞他的诗: 情深而文明,言近而指远,包函雅故,荡涤尘俗,卓然以古人为指归,而不复坠入于昔人之兔径与近世之鼠穴,信栎园之雄于诗也!”(《赖古堂集·赖古
《孤鹜已远》连载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与杜牧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商隐  杜牧  杜鹃  连载  天才诗人  晚唐  王安石  诗坛 
描述:(四) 在晚唐诗坛上,杜牧与李商隐齐名,号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风接近杜甫,“唐人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近似李白。正是这两个天才诗人,为绮靡纤弱、神疲力薄的晚唐
蝴蝶谷·蝴蝶泉
作者:金鸿为  来源:儿童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蝴蝶  台湾  大陆  相山  泉水  小海  海峡 
描述:蝴蝶谷·蝴蝶泉
陈廷敬的诗坛地位与宗杜倾向 王英志
作者:暂无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陈廷敬的诗坛地位与宗杜倾向 王英志
延祐“雅正”诗坛与虞集的诗学思想
作者:周海涛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延祐  虞集  宗唐复古  雅正  旁观者心态 
描述:人心态之纠结、诗学思想之复杂。这种尴尬,也预示着诗坛即将发生的另一种深刻变革。
台湾的佛教与政治
作者:魏德东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佛教界  台湾政治  中国佛教  佛教组织  台湾社会  日本佛教  日本曹洞宗  日本化  日据时期 
描述:一九一五年,日本在台湾殖民已有廿年之久,社会趋于安定。但就在这时,台南市西来庵的在家佛教徒发起反日暴动,结果一千九百五十七人被捕,八百六十六人被判处死刑(后来一部分改判无期徒刑)。史称“西来庵事件”。
台湾佛教概述
作者:张大柘  来源: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部派佛教  中国佛教  台湾省  佛学院  佛教组织  佛教文化  佛教徒  日本佛教  曹洞宗 
描述:一、台湾佛教的兴起与变异台湾佛教是随着大陆佛教徒移居台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明永历15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在郑氏三代期间,修建了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等佛寺,闽粤僧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18
台湾佛教的渊源与祖国统一
作者:吴敏霞 王志平  来源:台湾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佛教  佛教禅宗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渊源关系  祖国大陆  日据时期  福州鼓山  和平统一  曹洞宗  主体地位 
描述:台湾的佛教与祖国大陆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这种渊源关系,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重要的文化基础。[第一段]
台湾新新电影
作者:胡延凯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台湾电影  新电影  台湾社会  影片  《牡丹亭》  侯孝贤  导演  电影工业  《悲情城市》  超现实 
描述:台湾新新电影〔台湾〕胡延凯1987年由文化、艺术、电影专业人士发起的《新电影宣言》为诡谲多变台湾影坛掀起一阵涟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宣言未能挽救已呈“强弩之末”的新电影颓势局面,无形中宣告了新电影
台湾关注胡布会表态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大公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台湾关注胡布会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