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44)
报纸(132)
会议论文(41)
学位论文(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1)
地方风物 (192)
地方文献 (9)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2)
非遗保护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1)
2011(37)
2010(11)
2007(15)
2005(12)
1998(5)
1997(6)
1988(4)
1986(4)
1979(1)
按来源分组
矿床地质(6)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
语文知识(2)
历史研究(1)
惠州日报(1)
江淮论坛(1)
潍坊日报(1)
中国印刷(1)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1)
江苏政协(1)
为了那个绿色的梦……──记大同县瓮城村娘子军营林队
作者:孙掌宽 董胜  来源:山西林业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娘子军  马头山  营林业  瓮城  大同  队长  执拗的人  共产党员  妇女们  造林工程 
描述:为了那个绿色的梦……──记大同县瓮城村娘子军营林队孙掌宽,董胜大同县瓮城村,一个不足800D人的小山村。今年三月中旬的一天,爆出了一条新闻:娘子军营林队队长马桂花获得了全国“三八绿色奖章”。娘子
固态位移在凡铅锌矿床中的成矿作用
作者:邱小平  来源:地质出版社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固态位移  高角度张性断层  深部成矿预测  铅锌矿床 
描述:锑矿石和各类围岩。由于固态位移反映了研究区范围较深部位的地质与成矿信息,因而对区域和矿区的构造特征和深部找矿勘探及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王益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粮田建设项目通过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近日,由市发改委组成的审查小组通过实地踏勘规划地块、走访群众、听取汇报、进行座谈讨论,对王益区2011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粮田建设项目给予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市级审查,并建议尽快上报
风琴应是器乐进课堂的首选乐器
作者:郭建忠  来源:乐器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琴  进课堂  管乐器  提高教学质量  键盘乐  器乐  表现力  音乐教学  音乐的空间  协调的运动 
描述:风琴应是器乐进课堂的首选乐器
王英同志逝世
作者:暂无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天津市原劳动局副局长、党组成员王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2月13日逝世,享年82岁。 王英同志遗体已于2月16日在北仓殡仪馆火化。
畯”“后稷”考
作者:张希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后稷  《诗》  《七月》    《周礼》  农神  周人  大夫  《文心雕龙·风骨》  《说文》 
描述:畯”“后稷”考张希峰""一词,《诗》凡三见,曰《七月》、《甫》、《大田》。三诗皆述农事,有套语"彼南亩,至喜。"《七月》毛传:"大夫也。"郑笺:"……耕者之妇子,俱以来,至于南亩之中
还原
作者:李则鸣  来源:求索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孟轲  诸侯  民户  郑玄注《周礼》  本义  庶民  军事编制  汉儒  平民  国语 
描述:的内涵在古代文献中本有明确的记载,唯因孟轲的“润泽”和汉儒的臆训,便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之学者因而袭之,传讹至今。笔者不揣谫陋,试图正本清源,还其原貌,刍荛之见,旨在引玉。
宋代北方的淤
作者:周宝珠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6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提点刑狱  熙宁  宋会要辑稿  开渠  黄河沿岸  山西  北宋  宋神宗 
描述: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宋史卷351程师孟傳)于是便在绛州正平县南董村劝民得银一千八百缗,买地开渠,引马壁谷水淤瘠田五百余顷。另外在其他九州二十六个县内,凡有“天河水”及泉源处,“亦开渠筑
雯与《桃花扇》及其它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史料  孔尚任  都察院  山东德州  金陵  扬州  舞台演出  汤显祖  御史 
描述:孔尚任《桃花扇》卷首《本末》收录此剧创作经过、舞台演出史料颇多。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少司农田纶霞先生来京,每见必握手索览。予不得已,乃挑灯填词,以塞其求;凡三易稿而书成,盖己卯之六月也。很明确,《桃花扇》之所以能于康熙三十
《诗经》“畯”考
作者:高菁菁 葛崇烈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经今注  诗集传  毛传  说文解字  朱熹  郑玄注  周礼  尔雅  周代  注疏 
描述:《诗经·豳风·七月》首章云:"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畯至喜。"《毛传》云:"馌,馈也。畯,大夫也。"朱熹《诗集传》亦云:"馌,饷也。从食,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