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
-
作者:顾全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熙丰变法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改革 范仲淹 欧阳修 宋仁宗 失败原因 财政困难
-
描述: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两次大规模改革.将这两次改革作一些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自的成败得失.本文提出的新的看法,目的在于探索与求教.
-
“庆历新政”与“熙宁变法”二三事
-
作者:高美玲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仲淹 熙宁变法 王安石 “庆历新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知州 范文 减摇 转运使
-
描述:或后世对他的称誉很高,与人们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毁誉参半不相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传诵了九百多年的名言.金元遗山认为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则又孔子所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评价可谓最高.
-
弘历救得成李绂吗?
-
作者:刘理忠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绂 《雍正王朝》 弘历 常识性错误 田文镜 计时法 电视连续剧 计时起点 顺治年间 新政
-
描述: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第39集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有常识性错误。 为推行新政,雍正决定将参奏新政主将田文镜的清流领袖李绂等人处死。可是,由于百官求情,雍正在行刑前下了赦令,免了李绂等人
-
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
-
作者:石训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实学思潮 理论支柱 范仲淹 实际效果 李觏 欧阳修 哲学范畴 信念 宋代学术
-
描述:实学思潮是庆历新政的理论支柱石训宋学是中国宋代学术思想的总称。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宋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学派林立,人才辈出,而且创见多影响大,不愧为精华荟萃。学界过去对理学、气学、心学研究很深
-
庆历学风与王安石的《诗经》学
-
作者:易卫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疑古 性情
-
描述:王安石的《诗经》学主要是在庆历学风的影响下产生的,庆历经世致用学风、尊《序》风气、疑古学风和性情思想等,对王安石"据《序》言诗"、《诗序》作者观及《诗》学性情论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
吴晓波 数历史论经济
-
作者:IC 本刊 来源:新晋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经济变革 重大影响 社会发展 商鞅变法 历史进程 诺贝尔经济学奖 王安石 制度经济学 中国历史
-
描述: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十数次重大的经济变革,每一次变法都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将为你解读新的社会发展下,时代又提出了哪些变革要求。
-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教学设计
-
作者:刘海菊 来源:新课程(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庆历新政 社会危机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期 北宋初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贫积弱 过程与方法 土地兼并 问题探究
-
描述:【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得出改革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概况和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历史感知,材料分析,问题探究,论从史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社会危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认识
-
王骥德《曲律》与诗学传统
-
作者:解玉峰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骥德 诗学传统 曲律 沧浪诗话 曲学 诗学批评 诗教传统 词源 严羽 牡丹亭
-
描述: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今之词曲,即古之乐府(王骥德《曲律·杂论下》)。自觉地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这不仅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多少反映了词曲创作的实际,因为词曲家们本身
-
学习雷锋应是自省而非律他
-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学习雷锋应是自省而非律他
-
试论汤显祖曲律思想的文化成因
-
作者:程华平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曲律 汤显祖 文化成因 戏曲创作 曲意 尺牍 骈俪派 王骥德 失律 戏剧创作
-
描述: 若要研究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曲律思想,评价明代万历年间的汤显祖与沈璟之间的争论,就必须对汤显祖曲律思想的形成根源有所认识。本文结合明中叶社会、文艺思潮、文人习性以及汤显祖的创作个性,对汤显祖曲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