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王安石的「三不足」
-
作者:既白 来源:瞭望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北宋 现实意义 改革者 语言
-
描述:有点现实意义。
-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牟艳丽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周礼 雅乐 礼乐文化
-
描述: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超越夏商的礼乐文明,就此,礼乐文化的一切重要方面,都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被打上了文明社会的印记。这种新的文明模式,不仅是对夏、商文化的改造,而且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浅谈陆九渊心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苏科臣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心学” 存心 养心 求放心
-
描述:严,实现人的道德自由。
-
汤显祖戏曲艺术“至情”观
-
作者:贺正皖 朱三九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至情” “至情” 戏曲观 戏曲观 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 梦境 梦境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
描述:汤显祖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他主张戏剧创作应以情来对抗程朱理学束缚人性的理。统观汤氏的思想脉络,儒、道、释相互交织,他没有偏执一隅,而是博采众长,这使得他更能洞察事理,从容构建自己至情的戏曲艺术殿堂,尤其在临川四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和张扬。他的至情戏曲观对后世的戏曲创作和表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
作者:陈寒鸣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
描述: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
汤显祖《论辅臣科臣疏》的历史意义与深广影响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论辅臣科臣疏 申时行
-
描述:权势财富贪得无厌,有鉴于此,乃上《论辅臣科臣疏》,请万历皇帝彻查。此疏一上,举朝震惊。汤显祖被降职为徐闻典史,但所检举之渎职科臣不久即被查处,申时行亦不安于位而卸任。汤显祖受此打击,深知宦途险恶,逐渐倾心于传奇之创作。
-
南宋《胡笳十八拍》集句诗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
作者:衣若芬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琰 《胡笳十八拍》 集句诗 王安石 李纲 文天祥
-
描述: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句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
铅华销尽见天真——浅论《小山词》
-
作者:王玫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词 晏几道 情感因素 认识价值 作者 题材 历史意义 古典文学 词话 审美理想
-
描述:历来对晏几道《小山词》的评论甚少,至于专篇论及除了宛敏灏的《二晏及其词》一书而外,几乎就没有其它的有关文章了。纵使二晏并举,也是大晏论多,小晏论少。究其原因或许有二:其一,晏几道的生平事迹难考定,连一篇传记都没有,只是一些词话笔记杂录中偶尔及之,但也只是三言两语,惜墨如金。这样,势必对研究小晏
-
唯心主义的内部纷争有利于唯物主义:朱、陆“鹅湖之争”及其历
-
作者:高建立 段其旺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心主义者 唯物主义 朱熹 陆九渊 历史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 尊德性 道问学 发明本心 中国哲学
-
描述:中国传统哲学史上,朱陆争异一直被视为“一大公案”。列宁曾说,“当一个唯心主义者批评另一个唯心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基础时,常常是有利于唯物主义的。”的确,朱陆争异,对以后哲学思维的发展和明清哲学家对“理学”、“心学”的批判、吸收、改造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在中国哲学认识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朱陆鹅湖寺争异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
《思想政治》初二(上册)第三课教学参考资料
-
作者:晓燕 来源:思想政治课教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学参考 工商业者 饮食器具 司马光 城市工商业 历史意义 节度使 王安石新法 上册
-
描述:《思想政治》初二(上册)第三课教学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