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宣南诗社
-
作者:王俊义 来源:文物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宣南诗社 林则徐 龚自珍 黄爵滋 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道光 肯定说 魏源 嘉庆
-
描述:《文物》1979年第2期所载的《读林则徐手迹》一文,为研究鸦片战争和编写林则徐传记提供了新的史料,甚为有益。但该文肯定说:"戴絅孙曾加入宣南诗社",并以他"同黄爵滋、龚自珍均有交谊"为佐证
-
不可割断的南宋史
-
作者:朱瑞熙 来源:杭州通讯(生活品质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初期 王安石 活字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文天祥 科学技术 民族英雄 北宋 中国古代 宋史
-
描述:科学技术,都较北宋有所发展。文学艺术领域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作品,如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文天祥等人的诗词名篇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毫不夸大地说,南宋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甚至各项制度,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的地位。多年来,或许由于南宋的皇帝几乎都是强敌面前的主和派(仅宋孝宗和宁宗初期曾经积极主张北伐),对北方的金朝和蒙古(元)长期屈辱求和,因此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南宋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统治阶级极其腐朽的黑暗时代。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符合历史事实。以下我们从四个方面,即南宋更加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活字印刷术的重要实践、王安石新法的最好检验、培养民族英雄的沃土等,来论证南宋时期在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
南张北齐:张大千
-
作者:暂无 来源:青春期健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大千 北齐 四川内江 李瑞清 少年 正权 青年 居士 代表作品 原名
-
描述:张大千,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曾入佛门,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还俗后以号行,四川内江人。少年习画,青年时赴日学画。回国后师从李瑞清及曾熙学习书画。卓绝
-
南轩记
-
作者:曾巩 但新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散文 无焰 结构严谨 竹木 圣人 固有 所长 廊庙 文章 性情
-
描述:邪?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
-
杨炳南简介
-
作者:暂无 来源:金融经济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南省 新闻图片社 中国书法 杨炳 协会 书法家 社长 研究院 美术 笔名
-
描述:杨炳南,笔名一牛,别署墨耕,湖南桃源人,大专文化,一九四九年九月参加工作,曾任湖南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湖南省新闻图片社社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南书画研究院特聘书
-
帮助灾区群众渡难关建家园 省委办公厅、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军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白恩培带头捐款。[本报记者 黄喆春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向雄)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昨日上午,省委办公厅举行向盈江地震灾区捐款仪式,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踊跃捐款,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共同抗击地震灾害。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恩培,省委副书记李纪恒,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
-
云南省与三峡集团就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工程建设举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讯(记者 谢炜 周灿)昨日,云南省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在昆明举行工作座谈会,研究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移民安置和工程建设相关问题。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总经理陈飞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江主
-
我省境内最大水电项目投产运营华能糯扎渡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秦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与会领导为华能糯扎渡水电站投产剪彩。[本报记者禹江宁摄]
本报讯(记者&尹朝平李&犁)通过72小时试运行,昨日上午12时,华能糯扎渡水电站首台机组(65万千瓦)正式投产发电
-
王英胜在参加我县防汛演练时要求-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渡汛
-
作者:暂无 来源:德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为进一步检验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应急反应及组织指挥能力,提高民兵防汛分队遂行任务的能力,6月25日,我县在丁庄水库举行民兵防汛演练。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英胜,县人武部部长李端民参加。“根据情况通报,丁庄水库北出口100米处发现多处管涌,我命令防汛分队、供水处基干民兵立即进行抢险!”上午9时30分
-
乌江·李渡·夜郎天——李白留别宗璟时地考辨
-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 浔阳 夜郎天 李白 考辨 王琦 莫邪 巫山 黄牛 曾巩
-
描述:乌江。张须元《缘江图》载九江之名,四曰乌土江,六曰白乌江。《太平寰宇记》引《浔阳记》云‘九江在浔阳,去州五里,名曰乌江,是大禹所疏。’知此诗所谓乌江者,指浔阳江耳,非和州之乌江县也。”此说一出,后之注释者及研究者均翕然从之,似乎这一疑案已彻底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