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107)
学位论文(529)
报纸(165)
图书(124)
会议论文(6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30)
地方文献 (200)
地方风物 (118)
非遗保护 (63)
红色文化 (32)
才乡教育 (17)
宗教集要 (15)
文化溯源 (11)
按年份分组
2012(164)
2011(158)
2010(148)
2009(134)
2008(116)
2005(81)
2004(81)
2003(46)
2001(43)
按来源分组
人民音乐出版社(8)
古典文学知识(5)
外语与外语教学(3)
闽江学院学报(3)
天津人民出版社(2)
齐鲁书社(2)
福州师专学报(2)
新疆人民出版社(1)
晋中学院学报(1)
巴蜀书社(1)
曲 研 究重新接上传统的慧命——从古典版《牡丹亭》到青
作者:暂无 来源:南开大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2006年在南开大学上演的青春版《牡丹亭》 摄影/李星皎 文学院教授 宁宗一 历史的《牡丹亭》和《牡丹亭》的历史是一幅绵长的斑驳陆离的图景。在众说纷纭中我们看到了它的说不尽。以此来观照《牡丹亭》,一方面是,作为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是由于它用血肉之躯和观众直接面对与交流,在传播过程中具
张横渠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曹冥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
作者:李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主腔  变化形态  青春版 
描述:其《牡丹亭》创作理念的分析,然后从剧情、人物形象概述、主要矛盾分析入手,并选取了《游园》、《惊梦》、《拾画·叫画》三出成套唱腔,对其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昆风格戏曲唱腔的特点;第三章是对青春版
察卞研究
作者:顾绍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变法  北宋中后期  学术思想  社会变革 
描述: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无论在史官还是谏官任上都能够体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正直的人格,深得宋神宗的赏识。 哲宗“绍述”时期是蔡卞政治上的顶峰阶段,此时的蔡卞正当壮年,政治上也相对成熟。蔡卞首先进言重修《神宗实录》,并担任提举官,他充分利用王安石《日录》等材料对元祐时期所修实录的不实之处,予以更正,“是安石而非神考”,使王安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为绍述提供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当蔡卞察觉到宋哲宗对这种做法不能容忍的时候,他又做了策略的调整,开始采用“盖抹之术”,“深赞元丰”推崇宋神宗的元丰之政,避免旧党人士对王安石理财之术的攻击。同时。在这一时期蔡卞对旧党进行了大力打击,失去理性。 徽宗建中靖国时期,蔡卞遭到弹劾离开中央,伴随蔡京的掌权而再度起用,和蔡京一起继续推行变法的事业,建成四辅,恢复湟鄯。但是,由于蔡京对新法的误解和用心不忠,使变法事业偏离了王安石的初衷。蔡卞无法忍受这种行为,而自身又不为蔡京所容,只好求去,再未入中央。 蔡卞所作的《毛诗名物解》和他的事业相辅相成。在该书中蔡卞将王安石《字说》和《诗义》中的经义理念运用发挥,使王安石的变法理念、人生哲学、伦理观念得以弘扬和传播。
蔡卞研究
作者:顾绍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蔡卞  王安石变法  绍述  《毛诗名物解》  《神宗实录》 
描述:入中央任职是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之后,无论在史官还是谏官任上都能够体现出非凡的能力和正直的人格,深得宋神宗的赏识。 哲宗“绍述”时期是蔡卞政治上的顶峰阶段,此时的蔡卞正当壮年,政治上也相对成熟。蔡卞首先进言重修《神宗实录》,并担任提举官,他充分利用王安石《日录》等材料对元祐时期所修实录的不实之处,予以更正,“是安石而非神考”,使王安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也为绍述提供了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当蔡卞察觉到宋哲宗对这种做法不能容忍的时候,他又做了策略的调整,开始采用“盖抹之术”,“深赞元丰”推崇宋神宗的元丰之政,避免旧党人士对王安石理财之术的攻击。同时。在这一时期蔡卞对旧党进行了大力打击,失去理性。 徽宗建中靖国时期,蔡卞遭到弹劾离开中央,伴随蔡京的掌权而再度起用,和蔡京一起继续推行变...
周亮工研究
作者:陈圣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周亮工研究
《礼经会元》研究
作者:韩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叶时  《礼经会元》  《周礼》 
描述:科举考试中的科目,成为“显学”,阐释《周礼》学论著大量涌现,讨论《周礼》之风盛行。与汉唐《周礼》学研究相比,宋代的《周礼》学研究以“论辩”为主,重视《周礼》的社会功用,并出现了“冬官不亡”说。受两宋
陆九渊生命哲学研究
作者:陶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有  创造  生命  时空 
描述:哲学思想称为生命哲学。它不是穷究宇宙的本体,因为有时空的限制,我们谁也无法回到宇宙的尽头去确证宇宙的本源;它也不是论证知识的绝对真理,因为我们无法突破时空的障碍(死亡)去认识知识是什么;它是展向人自身存有的无穷的创造力,去思度存有的意义,以指导人的抉择,最大限度的提升人在有限的时空存有中的精神境界,获得人生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儒家生命哲学产生的背景,界定了生命哲学的定义;第二章重点分析论述了陆九渊的生命哲学思想;三、四章则分别论述了陆九渊及家族在生命哲学下的生活践履。
《周礼》饮食制度研究
作者:王雪萍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周礼》  食官  饮食结构  饮食礼制  饮食制度 
描述:考证了相关制度,展示了《周礼》饮食制度的全貌。
经籍会通研究
作者:郑艳宏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籍会通  胡应麟  综核  三通  四库提要 
描述:通”对胡氏的启发或影响;《经籍会通·述源流第一》对图籍存亡曲线的勾勒,《述类例第二》对历代书目的论析,《述遗轶第三》对佚书及伪书的梳理,《述见闻第四》对印刷术和明代书籍流通状况的考量,全书所体现的胡应麟锐意对文化典籍进行会通的思想理念与途径方法,亦即:从纵向上原始要终,贯穿古今,提领起历史的纵剖面,使每一专题性的研讨本末俱在,源流凸显。从横向上面广点密,曲证旁通,把握住事物的横切面,使每一专题性的研讨症结突出,纠葛破解。纵向与横向又融成一体,带出全局眼光,抽取出概要,寻绎出大势来。在异同之间,则扬其长而弃其短,定其得而酌其失,存其瑜而摘其瑕,平情断以己见,合理处置歧说。借用胡应麟在《经籍会通》中反复使用的字眼来讲,其会通之道就是两个字:“综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