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9)
报纸(162)
学位论文(34)
图书(23)
会议论文(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76)
地方文献 (59)
才乡教育 (10)
非遗保护 (3)
红色文化 (3)
宗教集要 (3)
地方风物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90)
2013(33)
2012(52)
2010(47)
2007(30)
2005(26)
1996(16)
1995(12)
1994(13)
1987(5)
按来源分组
其它(54)
人民日报(10)
中国哲学史(7)
抚州师专学报(5)
岭南文史(2)
咬文嚼字(2)
中学生(1)
文艺理论研究(1)
天天新报(1)
桂海春秋(1)
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运用研究
作者:陈永刚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园林艺术  相结合  牡丹亭  园林意境  纪念馆  规划设计  主题  文化融入  临川四梦 
描述:汤显祖纪念馆是一座纪念性园林,本文针对这一特殊性质,把汤文化和园林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论述了在园林主题、园林空间意境、园林艺术造景、园林配景等规划设计中充分融入的汤文化的具体内涵。
庆历学风与王安石的《诗经》
作者:易卫华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世致用  疑古  性情 
描述:王安石的《诗经》主要是在庆历学风的影响下产生的,庆历经世致用学风、尊《序》风气、疑古风和性情思想等,对王安石"据《序》言诗"、《诗序》作者观及《诗》性情论等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宏聪:从教从六十年
作者:林运来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共产党  文学研究会  中国新文学  中文系  人文学院  西南联大  广西大学 
描述: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鲁迅研究小组副组长、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丘逢甲研究会会长等职。著作甚丰,除主编多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外,还有《闻一多文化观及其它》(论文集)、《岭南文论》(二辑)、《丘逢甲研究》(二辑)等。
记文看曾巩的教育观
作者:郭艳丽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记文  教育观 
描述: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以古雅平正著称于世。他的记文或言兴学、或言自学,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即施民以教化、学行并重、非"天成"、广其而坚其守。这些教育观念对宋代教育以及后世学界都产生了
皮锡瑞“三礼”的今文经学观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锡瑞  《周礼》  《仪礼》  《礼记》 
描述:之分。皮锡瑞治经重今文,并强调经学之微言大义,他对古礼多从礼之义的角度来认识。
新中国(大陆地区)三礼研究综述
作者:丁鼎 马金亮  来源:齐鲁文化研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中国  大陆地区  周礼  仪礼  礼记  三礼 
描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三礼研究的前景。
壮士一去不复返:访处决叛徒、原中共委秘书长姚铎的老游击战
作者:王国梁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叛徒  国民党  周礼  中共  揭阳  党组织  组织安排  德惠  壮士  访问记 
描述:开头话:这是一篇8年前完稿的访问记。为什么今天才在本刊发表呢?因为我们尊敬的处决叛徒、原中共委秘书长姚铎的幸存下来的勇士李亮同志不幸在一个月前逝世了。这位人民的战士走完了人生90多年的路程,留下
九死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谈苏轼的“旷达苦乐观”
作者:陈金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人生  欧阳修  苦乐观  乌台诗案  文艺生态  王安石  黄庭坚  司马光  玫瑰花  马克思 
描述:随父出川,去京城赴进士试,以其卓越文采征服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云"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此后他深受欧阳修的器重,待以殊礼,甚至以斯文相托。可以说,苏轼42岁以前,比较活跃,风光无限。1079年,他42岁时,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使他九死一生。
“那是我的一个挫败”——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谈黄鹤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他的服务也是个收费项目。 南方周末:按黄鹤的说法,他离开行知校时,是把学校无偿捐给社会了。 徐永光
近日,石柱宾镇黄鹤村星坪组,一村民在采摘柿子。
作者:暂无 来源:重庆日报农村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近日,石柱宾镇黄鹤村星坪组,一村民在采摘柿子。近年来,该镇根据实际,积极引导村民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经果林。经过多年努力,不仅让3000多亩石旮旯地变绿,长出了水果、干果等“金元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