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厅堂《牡丹亭》搬进北大
作者:张欢  来源:音乐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厅堂《牡丹亭》搬进北大
由厅堂昆曲《牡丹亭》说起
作者:安雪辉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林兆华  厅堂  中国古典美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末明初  演唱艺术  中央电视台 
描述:001年入选联合国教
论青春《牡丹亭》的观众定位
作者:徐文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观众定位  青春《牡丹亭》  戏曲发展  艺术门类  地方特色  艺术魅力 
描述: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门类,戏曲曾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然而,曾经风光红火的戏曲,在近些年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观众的断层是当代戏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关于《牡丹亭》和青春《牡丹亭》的研究
作者:郑传寅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宗教智慧  宗教智慧  艺术智慧  艺术智慧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描述:时节,青春《牡丹亭》剧组来珞珈山演出,用“观者如堵”、“好评如潮”来形容其盛况,毫不为过。被感动的岂止是珞珈山?整个武汉市那一段时间真的是“满城争说《牡丹亭》”。以下三篇文章记录了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青春《牡丹亭》为何受青睐?
作者:朱栋霖  来源:学习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昆曲艺术  杜丽娘  遗产保护  汤显祖  苏州  大学生  演出  演员 
描述:当京剧等国粹面临观众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困境时,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牡丹亭》却引领了一条昆曲遗产保护传承、薪火传续、代有传人的路子。个中经验,值得借鉴。
青春《牡丹亭》明日武大开演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记者郭钦 通讯员王怀民 陈丽霞)明晚起,由知名作家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牡丹亭》,将在武汉大学绚丽登场。3天里,每晚演出一本,仅对大学生开放。这是该剧首次到武汉演出。 青春《牡丹亭》改编自
青春《牡丹亭》昨华丽谢幕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春《牡丹亭》昨华丽谢幕 三天九小时,很美很腻人 刘畅 现场 小小观众多 昨晚,能容纳3000人的武大大学生活动中心再次爆满,除了大学生外,三口之家一起来看戏的成了
青春《牡丹亭》“迷倒”奥运客人
作者:暂无 来源:扬子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从8月5日至10日,作为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应邀进京展演的剧目之一,苏州昆剧院的青春《牡丹亭》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6场(上、中、下2个全本),再次为奥运客人们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从生到死、又从死
·文化漫谈·-青春《牡丹亭》火爆的启示
作者:暂无 来源:安徽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杨扬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台上,杜丽娘眼波流转,柳梦梅情深如注。白先勇打造的昆曲大戏“青春《牡丹亭》”刚刚走过合肥。一千多人的剧场挤了两千号人,“80后”乃至“90后”的年轻
皇家粮仓昆曲《牡丹亭》周末上演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皇家粮仓昆曲《牡丹亭》周末上演   每周五、六,皇家粮仓《牡丹亭》以复归昆曲肇始状态的理念。在120分钟简洁时间和500平方米简约时空中,构筑起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写实与写意并存